第173章 穆王監國

慕容祁還要繼續和她撤下去, 容錚沒有給他機會,便直接告辭走人了。

眼下慕晉深暈倒對很多人來說後續的事情會有影響,但對容錚一點都沒有影響, 尤其是老九, 他從寢殿出來就一直有意試探自己的口風。

她如果態度不堅決點, 這小子肯定會耽誤正事天天盯著她。

與其讓他在自己身上浪費時間,倒不如她主動避開點。至於祈雨和萬民血書,暫時不在她的權限範圍內, 而且即便她主動攬下這個重任, 朝廷上下也不會答應, 更不會協助自己。

路上, 容錚一聲不吭地走著,千秋拓則是在她身後, 他一副欲言而止的樣子。

眼看宮門口馬上要到了,她轉彎就能回東宮了,老丈人便是出宮回府。

容錚就停下腳步道:“相爺有什麽要和孤說的嗎?”

千秋拓見她主動給自己一個台階下,他就順著台階走,他說道:“殿下,老臣將那手劄丟給你,然後對你置之不理的態度,您就沒有別的話說了?”

容錚想起蘇慶, 知道這個禍害還沒死, 他也暫時不會出現在自己面前。自己現在又沒什麽危險, 再加上如果不是老丈人親自給她送去了手劄,也許她就不知道當初明容宮那位才是自己的母親。

她道:“有很多事情,孤暫且不能向你說明,來日待合適的時機再與你說。只不過在那之前, 孤不僅不會責怪你,反而還會感激你。”

然後她轉身,她的眼神凝視著千秋拓。

也許,老丈人也知道她是容王的遺腹子。所以才會將華貴妃的手劄送到她手裏,否則,一切不會那麽巧合。

同時,容錚也很清楚老丈人之所以知道,有可能是因為燕兒。

燕兒是不會直接說出口,也許是燕兒說了什麽,讓老丈人給猜到了。

之後,容錚向千秋拓告辭了。

而朝廷內外開始亂糟糟起來,似乎失去慕晉深的把持就無法轉動一樣。就連葛秋也忙著和其他大臣商討這幾天內誰來監國。

很快,沈家官員就站了出來,以太後地位資歷最高適合垂簾聽政為理由,主動挑起與保皇派的口水戰。

保皇派的人自然不會答應讓外戚來監國,這樣他們還能有站腳跟的地位。

於是雙方激烈地對著彼此叫囂著,各種損招頻繁使出。

最後還是鄭皇後親自出馬,她親自將慕晉深曾經留下安排好的旨意擺在大家面前,然後請千秋拓為首主動輔助慕容祁安定朝廷,讓陛下歇息幾天。

千秋拓知道不能因小失大,哪怕他有心向著太子殿下,也不能違背自己的良心,置朝政不理。

他親自為慕容祁說話,說服了不少人,而那些被說服的臣子自然不會再和外戚官員吵架。

外戚官員見他們已經安排好了,他們也不鬧了,畢竟太後那邊有令,鬧點動靜就行了,至於監國,他們該占的位置都占著,暗地裏早已經固若金湯,這不是區區一個九皇子監國就能撼動他們的地位。

慕容祁也是,他原以為自己掌握了監國之權,就能稍微施展下自己的身手,甚至還喊來趙思年,著重讓趙思年為自己出謀劃策。

趙思年本來也挺高興王爺終於能先太子一步,結果他一看陛下留下來的爛攤子,他的臉色都變了。

而且大多數攤子並不是王爺能夠處理的,甚至很多事情,王爺壓根沒有權力去調動。

趙思年通過這些奏折明白了,當今聖上在小事上處理的妥當,特事則是能拖則拖,稍微大點的事要麽是處理妥當,要麽就是失敗了。

總之讓趙思年來評價當今聖上,只能說是規規矩矩,十分中庸,最大的功績也許是他在位二十年間,保護了大燕基本的國土面積,還有黃河流域等多要地。

再加上聖上對楊家軍十分大方,誰缺錢缺糧,都不會缺著楊家軍那二十萬人,所以楊家軍在楊忠義的帶領下,守著了北邊境最重要的關口。順便震懾了北邊海域附近的其他王朝,讓他們俯首稱臣。

只是,北方終究是幅員遼闊,土地無邊,楊家軍是穩定了整個北方八省的大致局勢,但內部卻一直亂糟糟的。如同毛線球一樣越攪越亂。

若說功勞,外境大致相安無事,但內部隱患重重,不僅是外戚,還有當地勢力互相勾結形成一股勢力。

趙思年覺得穆王殿下真是接了一個爛攤子,甚至是陛下也接了個爛攤子。

趙思年還發現了從先帝開始就已經留下來的隱患,當今陛下是三番兩次清理這些隱患,但都直達到治標不治本的地步。以至於現在一發不可收拾時,搞得事態升級,人心惶惶。

他很清楚有的東西不下定決心割舍,是無法去舊革新的,而陛下缺乏的就是這份魄力,明明陛下已經有二十萬楊家軍的效力,為何不主動清掃北邊地方勢力,給大燕的底層百姓們多點發展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