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太子殿下的處境(第2/3頁)

他道:“太子殿下既然給了我們機會,我們就一定不能讓她失望,最好是今晚能將治安案的罪魁禍首給抓住。”

趙思齊卻有自己的看法,他說:“目前為止,兇犯都是隔一段時間作一次案,然後又迅速消失一段時間。”

“最讓我覺得可疑的是三品官員家的宅邸,如果兇犯逃到他們家去,以順天府衙和巡察衛的權力,我們壓根不能進去搜查。”

常子龍聽罷,他忍不住拍了下桌子:“咱們都是京城土生土長的娃,怎麽可能不清楚這些大人的齷齪,等一下去順天府報到的時候,我一定要告訴太子殿下,那些人是多麽的陰險。”

趙思齊點點頭道:“壞就壞在他們不肯配合,陛下似乎也沒有明確的態度。”

說著他就忍不住嘆氣了,他們大燕的聖上,總是會在黨爭的時候變得拎不清,但凡是牽涉保皇派,聖上總是會出奇的寬容跟隨自己的臣子。

而跟隨陛下的臣子自然忠心,但他們又何嘗不是利用聖上怕自己少一份力量對抗太後的恐懼心理,來謀求自己的私利。

趙思齊又道:“眼下我們只能依靠太子殿下了。”

“可陛下又不喜歡咱們殿下,怎麽可能會給殿下開放權利。”這點連常子龍這麽粗心的人都能看出,陛下是多麽明顯的打壓太子殿下,壓著東宮的主權。再加上太後娘娘,雖說太後娘娘沒有明顯打壓殿下,但卻對殿下一直處於坐視不理的態度。

常子龍越想越覺得太子殿下的處境很難。

他道:“趙思齊,我們要快點多辦點案積攢實力,獲得聲望,才能幫得上太子殿下。”

“我再也不想看見太子殿下一身才華,滿懷抱負卻無處施展。那樣我看著心裏都覺得憋屈!”

趙思齊欲開口告訴常子龍,太子殿下的處境確實很艱難,但太子殿下卻也刻意讓自己低調下來,為得就是降低她在南鏡所掌握住權力的風頭。

畢竟現在的南鏡才剛剛開始,太子殿下得為南鏡拖延點時間發展。

同時,趙思齊仔細分析過太子殿下布散的勢力,就比如河間府,河間府地處糧要區,四周都是陛下親信的軍隊。那太子殿下的那微弱的勢力就形同一顆隨時會被堵住的死棋,這也是為什麽陛下不怎麽針對太子殿下的原因,因為主導權還在陛下自己手裏。

然而南鏡不同,太子殿下的權力得到了一定的獨立,但由於山高水遠,從京城去一趟南鏡都得半個月,所以太子殿下回到京城,她自己的勢力又那麽遠,正所謂遠水救不了近火,到時候出事,其他人只會隨殿下這座大山而倒塌,所以這也是陛下又掌控了太子殿下命運的籌碼。

同時也是陛下為何不急著打壓殿下,反而有開始培養殿下的原因。

當然,趙思齊可不認為陛下是重新對太子殿下寄托起了希望,並不是,是正好相反。

這麽多年下來,陛下壓根都鬥不過太後娘娘,以至於到自己的部分勢力都被太後給削弱了。

更別說陛下最強盛時還只是勉強與太後娘娘達到一個勢力平衡的狀態,可現在不同了,現在朝廷上外戚勢力開始抱團一致對外,比陛下的保皇派還要團結,估計隨著形勢的轉變,陛下會以後變得舉步維艱。

陛下意識到這點,當然會產生焦慮,恰巧,這個時候太子殿下忽然冒頭,首先她肯定是直接被陛下打壓,等打壓後,也許陛下或者陛下身邊的人就會意識到,只是一味地打壓太子對自己一點好處都沒有。

甚至會隨著太子的勢力壯大,而讓其反噬。於是陛下才會松了口。

當然這只是趙思齊的一個假設,現在的太子殿下勢力不小,但也不足以直接拉起一個隊伍與陛下抗衡。

那樣的話,殿下到時候面對的勢力可不僅僅是陛下一個,還有太後娘娘。

如果殿下這個時候不沉住氣,也許她會提前遭遇雙方的打壓,不僅陛下,就連太後娘娘都不會準她崛起,而面對外敵,陛下和太後娘娘會在共同的利益上達成一致,最後集體打壓下就能讓太子殿下永遠沒有翻身的機會。

這也是為什麽朝臣們寧願觀望,也不敢公然支持太子殿下的原因。

趙思齊身邊有很多讀書人,在他沒有進巡察衛時,就已經對太子在河間府的壯舉,充滿了贊賞,並且讓這些讀書人開始默默地關注她。

不僅僅是文人,還有年輕的武人,他們聽說太子殿下在巡察衛雙軌試裏大贊武人風骨,並且對文人武人一視同仁,就已經獲得他們的認同。

目前為止,大家似乎都在觀察著太子殿下,等待著太子殿下的一鳴驚人,等那個時候殿下再一呼萬應,眾人便會趨之若鶩地效忠她。

這些是他趙思齊看到的屬於太子殿下的一大片潛力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