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吳淑娟

吳淑娟是一星期後, 才從隔壁老錢媳婦口中得知宗紹喜得千金這事的。

陳杏蘭跟著宗平從遼省調到首都後,就一直住在這海軍大院裏,宗錢兩家當了十來年鄰居, 關系一直處得不錯。

當初吳淑娟帶著女兒投奔過來,陳杏蘭聽從丈夫的話收留她們在家裏住下,老錢媳婦還勸過,讓她長點心。

但等宗平給吳淑娟找到工作搬出去,老錢媳婦就沒再說什麽了, 每次她帶著女兒上門, 還會笑著跟她打招呼, 真把她當成宗家親戚處了。

直到後來陳杏蘭跟宗平離婚, 吳淑娟帶著女兒登堂入室, 老錢媳婦才變了臉。

雖然宗平和吳淑娟沒被人抓到把柄, 他們走到一起也是宗平和陳杏蘭離婚後的事,這其中還有人撮合,不能確定他們早就勾搭上了。

但老錢媳婦不相信這些鬼話, 宗平和吳淑娟又不是離婚後才認識的,當初吳淑娟男人死了, 帶著閨女投奔來到首都後還在宗家住過。這些年兩家一直往來密切, 誰知道他們是不是早有私情,被陳杏蘭發現才離婚的。

更何況,陳杏蘭這些年可以說是拿吳淑娟當親妹子看點, 也一直很疼她女兒。剛進單位頭兩年,吳淑娟為了升職,常忙得不著家, 她女兒幾乎常住宗家。

陳杏蘭對吳淑娟母女倆, 用掏心掏肺來形容不為過。

但凡吳淑娟有廉恥心, 顧念著陳杏蘭的恩情,也不該在她離婚後跟她的丈夫走到一起。

因此,老錢媳婦頂看不上吳淑娟這做派,在她跟宗平結婚後,還跟丈夫商量過搬家的事,恥於與這樣的人為伍。

只是老錢總覺得他和宗平認識這麽多年,為這事跟他掰了,抹不開面。再換句通俗的話,他怕得罪人。

因為丈夫不給力,搬家這事到最後也沒成,老錢媳婦只能捏著鼻子跟吳淑娟做鄰居,但兩年平時不怎麽打交道,碰到說話她也總忍不住刺人幾句。

這次也是如此。

她兒子跟宗紹是發小,後來軍校都是一起上的,所以陳杏蘭和宗平離婚後,宗紹雖然不怎麽回來,但兩個孩子關系一直很好。

軍校畢業後,兩人沒能被分配到一處當兵。

其實也不是完全沒機會被分配到一處,兩人都是優秀學員,海軍三大艦隊都向他們投來了橄欖枝,當時兩人的意願一致,被分配到一個地方的機會很大。

但宗平聽了吳淑娟的耳邊風,不想宗紹離家太遠,就找老戰友插手了兒子的去向。宗紹得知這件事後,就打申請去了祖國南端的崖州島。

雖然老錢兒子和宗紹不在一個地方當兵,但這些年常有電話信件來往,所以很清楚對方的近況。

宗紹喜得千金這件事,就是昨天打電話的時候,她兒子偶然提起的。

雖然宗紹去了崖州島後,這些年不怎麽回來,但一來老錢媳婦是看著宗紹長大的,把他當自家子侄,二來她每次說宗紹過得好,吳淑娟臉色都不會太好,所以她會格外關注宗紹的近況。

聽聞宗紹喜得千金,老錢媳婦就多問了幾句,等打聽清楚了,隔天碰到吳淑娟就問:“你們家老宗最近是不是要出門?”

剛跟宗平結婚那會,吳淑娟想過跟老錢媳婦搞好關系,但碰了幾次壁後,兩人關系就僵了下來。

只是吳淑娟這人要臉面,雖然她和宗平這些年沒有私情,自覺行得正坐得直,但也抵不住別人對她各種揣測。

再加上她向來覺得宗夫人這位置應該是她的,陳杏蘭挾恩以報才搶走了屬於她的東西。所以嫁給宗平後,她總忍不住在心裏暗暗拿自己和陳杏蘭作比較,一心想著壓過她。

因此,吳淑娟向來看重名聲,哪怕心裏討厭老錢媳婦,碰到人面上也總是和和氣氣的。就算老錢媳婦沖她陰陽怪氣,她也都是一笑置之。

她的努力並非無用。

人都是健忘的,時間會沖淡很多事,就算以前陳杏蘭名聲再好,她離開這麽多年,也被忘得差不多了。

人們現在再說起宗首長的妻子,最先想到的不會是陳杏蘭,而是她吳淑娟。至於她曾和陳杏蘭交好,後來又嫁給宗平的事,也漸漸少有人提及。

當然,如果老錢媳婦能閉上嘴巴,那就最好了。

但現實是老錢媳婦不可能閉嘴,而她,明知道對方不懷好意,還是得對人笑臉相迎,問:“什麽?”

果然,下一秒老錢媳婦就怪叫起來:“呀,小紹媳婦上個月生了個閨女,要辦滿月酒這件事你不會還沒聽說吧?”

下班時間,海軍大院縱橫交錯的路上來往的人不少。

不過聽到“小紹”這個稱呼,立刻反應過來的人不多,人的記憶力有限,伴隨著陳杏蘭離開,宗紹也漸漸不怎麽回來了,甚至這幾年他壓根沒回來過。

漸漸的,宗紹也被遺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