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她的

關於聚餐自帶菜, 大家商量的是帶老家特色菜,只是林薇廚藝不錯歸不錯,還真沒覺得老家有什麽特色菜, 就算有,食材限制性也很大,在崖州島上做不出來。

林薇思來想去,也就家裏寄來的菌蘑能派上點用場,跟買回來的半只雞和一起煮了鍋雞湯, 勉強跟老家沾點關系。剩下的她就沒轍, 跟大家商量著炒了盤家常菜, 反正只要不撞菜就行。

雖然買回來的雞是殺好脫毛去過內臟的, 但菜市場的工作人員每天要殺那麽多只雞, 並不會每只都處理得很幹凈, 因此買回來後還得自己拿熱水燙一遍,把雞皮上細小的絨毛拔幹凈。

再加上雞湯需要時間慢慢熬,所以林薇當天從菜市場回來就開始忙活了。

處理好母雞, 將其切塊焯水,再跟洗幹凈的菌蘑一起放入砂鍋後, 林薇就端著砂鍋出門了。雖然她們是各自備菜, 但也沒到在自家做好直接端過去的程度,只需要帶上準備好的食材,去趙麗家做就好。

趙麗新家院子比之前的小, 但裏面只住了兩戶,所以房子反而寬敞些,戶型都是三室兩廳, 還帶廚房衛生間。

不過趙麗家之前的住戶, 曹副團長家孩子多, 住進來後就在客廳隔了間屋子出來,變成了四居。

因此他們家客廳飯廳是並到一起的,木頭沙發靠隔出來的圍墻擺放,沙發前面是茶幾,旁邊有個鬥櫃。鬥櫃過來就是飯桌,飯桌離門邊窗戶就兩步,靠門的地方再放不開多的鬥櫃,因此趙麗從家裏搬來的櫃子被放到了角落裏。

客飯廳雖然窄,進門有種逼仄感,但這年頭沒幾個人在意這一點,鄉下來的軍嫂可能還好,自家蓋的房子,不管好賴,總還是寬敞的。

但像趙麗這樣從城裏來隨軍的,除非是家境特別好,否則基本都是擠過來的。

趙麗小時候家裏住得還算寬松,她爹媽都是國營廠職工,五十年代那會家裏分到了兩間屋,前後通透的那種,一間屋都有二三十平,不算小了。

房子下來後,她爸媽將兩間屋子隔成了四間,五個孩子,男娃跟男娃住,女娃跟女娃住,趙麗就一個姐姐,所以分到的屋子雖然小點,但也算湊合。等到她姐結婚住進婆家,她住得就更寬松了。

但這樣舒坦的日子並沒有持續太久,隨著兩個哥哥長大,住房不夠的問題也漸漸凸顯。

大哥結婚的時候,她只是被擠到爹媽屋裏搭小床,等到二哥結婚,一邊是已經參加工作的閨女,一邊是還在讀書的兒子,趙麗爹媽犯了難,趙麗見狀,自覺收拾行李住進了單位職工宿舍。

這一住就是三年,直到跟老張結婚。

但結婚後住宿條件也沒改善多少,老張家住房也不寬松,隨軍前,趙麗一直跟三個孩子擠在一間隔出來的房間裏。

因此剛隨軍那會,趙麗覺得他們住的兩居室都很大了,再加上有廚房衛生間,她沒怎麽考慮就選擇了排屋。

但欲望總是無窮的,隨著時間的推移,看著孩子們日漸長大,原本在趙麗眼中挺大的兩居室,就有些局促了。

好在她很幸運,發愁的時候趕上曹副團長轉業回鄉,一下子兩居換四居。

趙麗現在看這屋子,是哪哪都順眼,客飯廳的局促在她眼裏根本不是事,反正她一天到晚都在上班,也就晚飯用下飯廳,客廳則基本周日才能用得到。

至於像今天這樣,聚餐加上請客,來的人多的時候,也有外面院子可以用,地方是不大,但兩三桌還是擺得下的。

林薇到的時候,趙麗正跟鄰居坐在院子裏,邊擇菜邊聊天,眼角余光掃到人,面上露出笑容問:“你怎麽這麽早過來?”

“雞湯要早點燉。”林薇舉了舉手上的砂鍋,又沖趙麗鄰居喊了聲於姐。

於姐在菜市場裏上班,跟林薇認識,也笑著招呼了聲。

趙麗則從林薇手裏接過砂鍋,領著人去廚房問:“雞湯裏還要加東西嗎?”

“配料我都放進去了,加水就行。”

“用熱水還是冷水?”

“熱水。”

趙麗應了聲,直接提起煤爐上燒著的水壺,將砂鍋灌滿放到煤爐上,蓋上鍋蓋,任她慢慢煮著。

林薇目光則被窗戶底下放著的圓口灶吸引,扭頭問:“這就是曹副團長留給你們的煤氣灶?”

“就是這個。”

這年頭普通人家要麽燒灶,要麽用煤爐,煤氣灶還很少見,就是在基地家屬區,這玩意也不常見。

當初曹副團長為了買這口灶,廢了老大功夫,只是煤氣灶看著不大,實際上死沉死沉,再加上煤氣瓶又大又重,帶著還不安全,所以決定要回老家後,曹副團長就把煤氣灶折價賣給了趙麗夫妻。

“我跟你說煤氣灶炒菜可方便了,要用的時候直接擰開煤氣閥,打開開關,再用火柴點火,這火就著了。”趙麗說著,還給林薇演示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