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新家

如宗紹所說,新家的確是一棟兩層的磚瓦房,而且在經過那麽多年的風吹日曬後,房屋磚體顏色有深有淺,側面墻壁還有裂開重新修補過的痕跡,看著挺有年代感。

雖然外面看起來有點老舊,但屋裏挺新,樓上樓下墻壁雪白,窗戶玻璃透亮,一看就是新換的。

家具倒是有新有舊,比如飯廳裏的飯桌鬥櫃,都是前任屋主留下的,板凳倒是新打了幾張。還有客廳裏的茶幾,看著也有點舊了,但木頭是好的,宗紹就沒扔,還打了一長一短兩個木頭沙發放在旁邊。

樓上主屋家具都是新的,床是宗紹找人打的,沒刷油漆,就原木色。衣櫃和梳妝台也是同色系,不過這倆是他托人從縣裏供銷社帶回來的。

聽到這林薇問:“縣城大嗎?離咱們這多遠?”

“比石城小很多,能逛的就一條路,不過縣裏有個電影院,抽空我帶你去看看。”至於有多遠,宗紹想了想說,“走路估計有點遠,騎自行車快點,二十多分鐘能到。”

林薇嘆氣說:“我來之前把自行車給賣了。”

這年頭結婚講究三轉一響,也不用都有,能拿得出一兩樣就行。

宗家在這方面挺有誠意,買三轉一響的錢和票都準備好了,但林薇覺得收音機不是很有必要,她不怎麽聽,至於縫紉機是宗母家裏有,整兩台純屬浪費錢,就只讓買了支上海牌的手表,和一輛永久牌自行車。

手表買的是女士表,婚後在林薇手上戴著,自行車不分男女,但宗紹在部隊,也基本是她在騎。

但林薇要隨軍,工作不管是賣還是讓給別人,處理後她都不再是棉紡廠職工,棉紡廠最初分給她婆婆的房子她都不能再住了。畢竟等著分房的人那麽多,單位不可能為她把房子空著。

因此隨軍前,林薇把大件的家具,鍋碗瓢盆,能賣的都賣了,賣不出去的也都送了人。自行車是最後賣的,買主也不是別個,就是她娘家大嫂。

但再不是別人,銀貨兩訖後自行車也不屬於她了。

這會說起來,林薇心裏便生出一絲遺憾,畢竟是她結婚的東西,又陪著她度過了四年時間。

宗紹沉默片刻說:“過幾天我陪你去縣裏供銷社看看,再買輛自行車。”

自行車便宜的一百多,選個大點的品牌,如飛鴿、永久這樣的,少說要兩百多。她剛隨軍過來,工作沒定,估計也不怎麽出門,實在沒必要花那冤枉錢。

而且如果這世界真是一本小說,她又沒能改變命運,說不定新買的自行車騎不到一年又要賣掉,便搖頭說:“這事不著急,以後再說吧。”

宗紹不知道林薇心裏所想,以為以後就是過段時間,便嗯了聲,轉身去隔壁屋找倆孩子。

林薇則獨自走到窗邊往外看去,入眼的是和石城截然不同的風景。

石城是重工業城市,鋼廠、水泥廠、玻璃廠的煙囪一年四季沒有停歇地往外排出濃黑煙霧,導致天空長期灰蒙蒙。

但窗外的天空是被水洗過的藍色,潔白又柔軟的雲朵點綴其中,看著就讓人心情很好。

藍天之下,只無邊無際的碧藍大海,海面上並不平靜,海風帶起層層波浪,掠過搖曳的漁船,直向金色沙灘而來。

當海浪撞到沙灘,剛聚起的海水便迅速分崩離析,並退向大海,只余下沒跟上大部隊的螃蟹,在沙灘上無助地爬行著。

沙灘上一排棕櫚樹抖動著長長的葉子,仿佛在嘲笑螃蟹的傻裏傻氣。

林薇唇角翹舊shigG獨伽起,收回目光往樓下看。

入眼的是一個不算大的院子,進院右手邊是新蓋的廚房,白墻平頂,頂上用磚塊圍了一圈,裏面就是曬台。

從林薇的角度,她可以清楚地看到宗紹拉的那兩根晾衣繩,以及固定在矮墻上支撐晾衣繩的那兩根被削成Y字型的木棍。

再把目光移到廚房對面,那是一小塊菜地,不過這房子空了半年,地裏早沒什麽蔬菜。野草倒是長得挺茂盛,但早被宗紹除掉了,這會看著便有些光禿禿的,

廁所則修在了後院,從後門旁邊開了扇小門進去。

林薇剛進屋的時候進去看過,裏面蹲坑用的是瓷磚的,而且廁所窗戶挺大,平時做好通風,上完廁所及時沖洗的話,應該不會有什麽味。

只看這個廁所,修房子這錢就花得值。

當然,這事不能多想,想多了還是會肉疼。

正想著,林薇就聽從隔壁屋跑進來的明明興高采烈問:“媽媽!我以後真的有自己的房間了嗎?”

林薇回過神來說:“你和弟弟睡一個房間。”

在明明看來,他和弟弟之間是不分你我的,他們共一個房間,就等於他有了自己的房間,頓時歡呼起來:“我有自己房間咯!我是大人了!”

城裏住房緊張,孩子們都是跟爹媽一起住,到一定年齡後家裏才會想辦法隔出空間讓他們自己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