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第3/3頁)

蕭灼華又說了句:“你曾經說,等我長大有能力做選擇時的再選擇。”余下的話,沒再說,上床,在沐瑾給她的留的位置躺下。

……

雖說上床的時候不太晚,但睡著的時候挺晚的。沐瑾都不知道自己什麽時候睡著的,反正這樣那樣,那樣這樣之後,第二天起床就晚了。

雖說他還有點稀裏糊塗的覺得一下子發展太快,但又好像覺得沒問題,還挺開心的。美喲。

他起床後,洗漱完,蕭灼華還在睡,又把賴虎招來,把扣掉的獎金漲回去,再把手上戴的一對臂釧獎給他。

他跟蕭灼華在野溝子縣待了一周。

蕭灼華比他忙,白天巡視作坊見底下的管事、女官,晚上還得來點成年人的運動。好在這些年習武,身體素質養得賊好,精神、體力都還跟得上。雖說偶爾想捶他,但終究沒捶。

沐瑾天天那個美,但美歸美,正事得張羅。

賴福不在了,他的位置得有人頂上。雖說現在賴松、賴泉在侍衛長幹著挺好的,但比起賴福來,總是差了一層。

有些事,沐瑾能跟賴福、賴虎聊上幾句,跟賴松他們則不好說,有些事情,他不說,他們都懂。

他思來想去,在準備出發時,把賴虎叫來,對他說:“待在野溝子縣,安穩,錢財也不缺,但前途終究是差了些,我身邊……缺一個貼心得用的。你經營客棧這麽些年,也練出來了。我那院子,缺個總管。”

賴虎問:“老賈……”這是替老賈的位置。

沐瑾道:“老賈眼下主要負責侍衛這一塊。眼下府裏內務都是玉嬤嬤在操持,以後也是她管,你來了後,只管我院子裏的事,聽我的安排就是了。要是殿下安排你做什麽,你也聽。玉嬤嬤是三品官職待遇,你是四品。”

賴虎明白過來,應道:“是。”

沐瑾把賴虎調回來管貼身瑣碎雜事,將跑腿傳訊這一塊,也安排專程傳訊的,省得總調當值侍衛出去,不利於安全。

原野客棧這麽大個攤子,交接都需要時間。沐瑾讓賴虎先安排上,等到蕭灼華回淮郡時,再讓他跟著一起回去。

沐瑾跟蕭灼華離開野溝子縣以後,便直接上了邊山,巡查邊山防線的同時,也讓底下蕭灼華跟底下的將領都見一見,順便把調防工作也安排了。

將領長久紮根在一個地方,既不利於他們發展,也不利於安穩。邊山防線沒戰事,就只守個稅,抓抓走私、細作,久了,就會懈怠下來,戰鬥力會拉垮的。軍隊中,每年都有新兵進來,老兵退役,過上幾年,軍隊裏的人就換了一茬。這些沒上過戰場的新兵,能頂什麽事?

草原那些,打了那麽久的仗,有些也是打疲了,撤回到防線,養一養,給一定時間安排退役的事。要不然,剛下戰場就退役,連個過度都沒有,心理落差得老大了。

又是巡查,又是調防,行程自然就慢了。他們翻過邊山防線已經是夏末,也意味著正式進入邊郡。

邊郡,在大部分人的印象中還是荒野之地,在開荒、每年要運大量的糧食去養,可等沐瑾沿著往邊郡草澤方向去的時候,景象已經大變樣。

曾經的草澤已經不見了,取而代之一的肥沃的莊稼地,一條條清澈的小河溝渠,一片片稻田,讓他恍惚間,仿佛看到了有著魚米之鄉稱號的江南。

沐瑾坐在馬車上,望著外面稻谷累累看不到盡頭的田地,看傻了眼。他喚道:“殿下,看外面。”

蕭灼華也看到了,對沐瑾說:“你遷到這裏來的莊奴有二十多萬,加上留在這邊安家的戰俘,如今整個邊郡總人口有三十多萬人。今年秋收後,可以達到自給自足,不需要我們再從其他郡調糧食養活這些人口。再開荒些地,遷些人口過來,等人口到五十萬左右,應該夠養活草原大營和邊山防線的吃食開銷了。”邊郡草澤地勢低,積水多,開荒出來後,最不缺的就是稻田。

種稻子有插殃機,一大把裝在機械中,推著推動,輪子翻滾,一顆顆秧苗就紮在了泥地裏,比彎著腰一步步手工栽要快很多,收割機、打谷機都能大大節省人力,使得每個人能夠耕作的面積大很多。一個人種地,可以養活家裏好幾口人。

一些水深不利於栽種稻子的地方,便用來養魚。每年投放魚苗,過了產籽季節就可以進行捕撈。

撈上來的魚,做成鹹魚、魚幹,就近供應軍營或賣去草原。

草原鹽貴,鹹魚幹能讓他們省去不少買鹽的錢。

地勢平,修路起來後,運輸方便,面對過路行商和草原的商貿經濟也在逐漸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