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第2/3頁)

這馬草叫狼尾草,長得跟狗尾巴草很像,但要更高、更粗壯,這季節長得最茂盛,沒被馬啃過的區域,長得已有成人的腰部高。這片區域是特意圍起來的,估計是特意種來給冬天準備的。要過了這片區域,才到放養馬的地方。

蕭灼華走在田間,嗅著空氣中的青草味道,看著田野風景,享受著難得的閑適。

旁邊的沐瑾則是一會兒揪一根草,一會兒踢飛地上的泥巴,全無帶兵時的穩重,但他的身影卻與草色融為一體,就像暢行天地間的鳥雀雲鶴,肆意暢然。

蕭灼華不由得想起他昨天騎自行車時的嘚瑟模樣,再看他在田野間蹦蹦跶跶的樣子。這些舉動並不符合他的身份地位,是極不穩重的,可他就這樣了,眉眼間的神采,眼裏的笑意,都能顯示他的心情極好,與在軍中大帳時的穩重充滿殺伐氣息的他宛若兩人。

她不禁在想,或許這才是真正的沐瑾。活成她向往中模樣的沐瑾。

……

沐瑾跟著蕭灼華蹭了一天休假,第二天便又忙起來了。

淮郡有蕭灼華打理,他自是放心的,但發展情況總得自己親眼去看看才放心。他先去軍工部,打算讓他們把自行車改良一下,結果蕭灼華已經安排上了,還把他畫的草圖都送來了。甚至連出去找橡膠的事都安排上了,他去的時候,軍工部正在挑選人手,看派誰去找比較合適。畢竟這一趟去海島百國,那是要穿過英國公的地盤出海的,時間久不說,還非常危險,要安排的就很多。

軍工部上上下下忙成一團,各項環節緊緊相扣,真沒有他腦子一熱過去看兩眼就能插手的地兒。

沐瑾又到貿易城的交易區、適當地挑了些作坊查看。

他想到一句話,叫做地球離了誰都照樣轉。他不在淮郡,但無論是蕭灼華名下的作坊、工部名下的作坊,還是私人的作坊,人家都運轉得挺好的,各項生產安排得井井有條,幾乎絕大部分作坊都有研發部用來創新、造新東西。

沐瑾挺安心的,這就意味著,只要不再起戰亂,生產就會得到飛快的發展。如果有了橡膠,等到蒸汽機能夠運用到各項產業中,生產力發展會更快。

過了十來天左右,蕭灼華把手頭的事情都安排完,出行的準備工作也做好了。淮瑾的三千步兵衛隊趕到淮郡,放了兩天假,探望過家人後,也準備妥當。

沐瑾去向他阿娘和嶽母辭行後,便帶著蕭灼華坐著馬車,在兩萬淮郡大營兵馬、以及他倆的步兵衛隊、騎兵衛隊的保護下去往草原。

他倆都是三千步兵衛隊、五百騎兵衛隊,再加上兩萬淮郡大營的兵馬,這陣容派出去打地盤都夠了,安全有了足夠保障。

因為沿途有驛站提供食宿、馬料等,並不需要他們調派物資。

在沐瑾的地盤,每天在官道上跑的商隊太多了,商隊多,馬匹自然也很多,再加上蕭灼華提前派人通知,各個驛站早就把大軍路過時的吃用都備上了,就連他們回程的都備好了。

各個驛站的物資都是從各郡就近采買的,老百姓地裏的產出有了售賣的地兒,就能變成錢,拉動地方經濟。僅是各郡的驛站,都養活了不少人家。

他們從淮郡出發,一路過去,沿途見到的盡是富庶繁華的景象。甚至許多穿著布衣的平頭百姓,都趕上了馬車。

馬並不是什麽好馬,馬車也簡陋,拉著貨慢悠悠地行駛在路上。可瞧著馬夫的穿著、氣色就知道日子過得挺不錯的,面色紅潤,衣服是剛做好的細麻布,哪怕只是個馬夫,瞧著也是滿身精神,若是拿去跟京城的縣兵比,絕對能把那些只夠溫飽的縣兵比下去。

官道修得結實,且保養維護都做得到位。畢竟,各個驛站每天流水般的銅錢掙著,官道的維護保養也是放在了驛站的範圍內的。這要是路壞了,驛站不修,軍工部基建司自然會派人來修,但那費用還得驛站出。驛站修路,雇些苦力、民工就修好了,撐死每人一個月五六百錢的工錢。軍工部基建司的人過來,人家那可是正經的工程兵,一個普通兵卒,每月的俸祿都是兩千錢,吃食住用另算。

如果只是錢的事都還好說。軍工部修完路還不是找驛站要錢,而是直接找到兵部要錢。這樣一來,那就是軍工部找兵部麻煩,兵部找下轄的驛站司麻煩,驛站司找驛站麻煩,這一通下來,得有一串官員影響考評晉升。完事之後,都察院、兵部都還會派人來查,為什麽不維護路,是不是有貪腐瀆職。

驛站掙著這份錢,又不想自找麻煩,都是定期派人維護,要是哪裏發現出了會影響到馬車行駛的坑或裂縫,立即派人給修補好。

路況好,又沒有輜重物資拖累,沐瑾他們趕路的速度也快,出淮郡、過魏郡,不到半個月就來到了野溝子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