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第2/3頁)

謝娥不到雙十年華,便已是官至郡守,又得殿下和將軍重用,必定是還要往上走的。沐耀掌管五萬大軍,既受重用,也受防備,魏郡的話從他家嚷嚷出去,這是要沐耀和謝家的命啊。文臣武將聯姻,本就受猜忌,也就是沐耀跟謝娥的親事議得早,是將軍促成的,這才能成。這親事結得一波三折,好不容易終於要拜堂成親了,又出來鬧騰。

謝有才道:“大哥,送莊子裏成嗎?”

謝有文指向謝二嬸的大哥:“你自己想想他們的話,想想這門親,你要不要得起。反正我是要不起的。管家,送客。”

管家剛讓人把大舅子趕出去,又把謝二爺夫婦強行請離。

沐耀見到老丈人這態度,心裏暗松口氣,額頭上的冷汗都快嚇出來。

魏郡是他的都敢嚷出來,是真嫌命太長活膩了。大將軍連塊莊稼地都不會讓出來,想要封侯拜爵、進太廟都可以,要將軍的地、占他的地盤,瞧瞧被將軍鏟掉的豪族和送到邊郡開荒的郡尉府上下是什麽下場吧,都察院裏現在還關著一批,不知道等判下來,又有多少人要掉腦袋呢。

謝朝也讓謝二嬸和她大哥的話嚇得夠嗆。他暗下決心,往後離他們遠點,若是手底下管著什麽差使,絕不能讓他們沾手。太嚇人了。

他騎馬摔瘸了腿,走路一瘸一拐的,若在前朝,這叫儀態有損,是絕不能為官的。也就是趕上將軍缺人才,又體恤傷殘的將士們,允許他們這些身有殘疾的去考官。他十幾年苦讀所學的一身本事才有用武之地。若是折在這等貪財無知之人的嘴裏,這真比腿腳殘疾更令人郁郁。

謝有文對老三夫婦和謝朝說:“在外為官,不比在陳郡,當謹言慎行、小心行事,事情做仔細,做周全,嘴閉嚴實,多做事,少說話,不要抱怨更不要驕橫。我們家現在有文有武,你們這一輩,個個有前程,就更得小心謹慎。”

眾人紛紛稱是。

謝有文嘆道:“老二夫婦那樣,得虧把謝駒、謝驂送去草原,有個邊山防線隔著,叫他們見不著。”

老三謝有傑不好說什麽。

謝家發家短,也就二十多年時間。陳郡在二十多年前,是陳國,後來讓蕭赫派老承安伯率領十萬大軍從陳國一路追殺進邊郡草澤,把陳郡從皇室到臣子滅得一個不剩下,而老承安伯十萬兵入草澤,只回來了七千,一眾殘兵回了楚郡,後來又叫蕭赫調去了京城,才叫他家占了這便宜。

陳郡現在的大小豪族都是近二十年起家的,以前窮得叮當響,還是沐瑾來了後,大家沾光,才富起來。一夜乍富,多少人家飄得都找不著北了,又有多少人家一夜暴富後又驟然敗落。

謝有文嘆口氣,便止了話頭,問沐耀:“賢婿,老二大舅子之事,可還有補救的余地?”

沐耀搖頭,道:“晚了,只能等結果了。”

謝夫人急道:“那娥兒的前程……她才剛讓將軍罰了俸,這……又出這事……”

謝娥對謝夫人道:“阿娘別擔心,我明日便把這筆錢填上,再去向殿下請罪。”

沐耀也覺得這樣妥當,同頭附和。他看了眼天色不早,起身告辭,道:“後天成親,明日我不方便過來,我後天準時來迎親。”說完,眼巴巴地看著謝娥。

謝娥說:“若有緊急差事,我也沒有法子。”

沐耀揣著忐忑不安的心,走了。他出府後,想著雖然有門遭心親戚,但老丈人很擰得清,心情也就還算……依然忐忑。他成這親,也太難了。

第二天,大清早,謝娥連早餐都沒吃,便匆匆趕到寶月長公主府。

蕭灼華正要吃早餐,便聽到侍女來報,謝娥求見。她說道:“請她進來。”

謝娥提著裝有金子的包袱,來到蕭灼華跟前,便伏地叩首請罪。

蕭灼華問:“何事?”

謝娥據實以答,叩首道:“下官有失察之罪,請殿下責罰。”

蕭灼華想了想,道:“你不說,這事興許沒人知道呢?”

謝娥道:“下官不敢存僥幸之心,既然知曉,便斷不能當作不知行此包庇之事。”

蕭灼華說:“此事已由將軍接手,還需他定奪。”她正說著,沐瑾過來蹭早飯了。

沐瑾剛進門就見到有穿郡守官服的女子跪在地上,頭頂上方的地上還擺著個錦緞包袱,問:“這是怎麽了?”過完年了,大清早的跪這兒,不是來拜年送禮的吧。

蕭灼華把事情告訴沐瑾過後,便叫人傳膳。

沐瑾看了眼謝娥,道:“你事先既然不知情,自然不關你的事。你二叔跟……跟他大舅子的事,等回頭重新測量、查驗核算的時候,再跟他們算賬就是。”

城建工程,百年大計,之前建造的工程全部要重新查驗,不合格的、偷工減料的,通通換人返工,那結算的錢款,自然是要清查的。謝有才出面包的工程,自然得查到他頭上,真要是偷工減料到連水渠工都沒挖,還轉包,等著跟那些沒挖排水渠的一起吃抄家套餐吧。坑他的錢,讓他們把家底都賠出來。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