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賴瑾等帳篷裏的人都出去後,從旁邊的箱子中取出軍事輿圖,在桌子上展開。

大盛朝的輿圖非常抽象,只能粗略地看出各郡縣所處的位置,至於各郡縣裏有幾座高山、幾條河流根本沒有標。

賴瑾跟著學地圖的時候,都是靠成國公言傳口授。

成國公戎馬一生,走過的地方多,見多識廣,地圖上沒有的,各地的風土人情氣侯變化地貌特征都能說上一二。

賴瑾根據成國公口述,以及夫子上課時所教的內容,再結合大盛朝以前的輿圖為參照,按照他上輩子的地圖繪制了現在的這份圖。

精確度沒法保證,但展開地圖,基本上能一窺大盛朝全貌。

大盛朝是一個荷包蛋造型,中間的蛋黃部分是個大平原,也就是京城這千裏平原之地。平原四面環山,如果只看平原及周邊這一塊,又像個平底鍋。

出了平原,無論往哪個方向都是崇山峻嶺。

往北,過了北莽山便是極寒北地,氣候有點像他上輩子東北、俄羅斯,都是原始森林,山腰以上終年積雪不化,山腰以下多以耐寒的雪松、雪杉等植物為主,生活著一些適應了嚴寒氣候的遊獵民族。

往東,則是東陵十國。它是一百多年前的大齊朝四分五裂後形成的,如今的大盛朝、極寒高原、南邊的海島百國,在一百多年前,全部是大齊朝的疆域。

在十幾年前,東陵有十五個國家,經過多年戰爭,如今只剩下十個了。

其中有一個東呂國,曾經跟清郡接壤。

東呂國的皇帝呂子義,趁著清郡跟著當今皇帝蕭赫打京城平原內防空虛,發兵攻打清郡。先太子蕭彰帶著三萬大軍,聯合沐家私兵,死守清郡。沐家滿門戰至只剩下沐真、沐弦,最後等來尚郡救援,滅了呂子義的大軍,又趁機打下東呂國。此後,東呂國一分為二,一半並入清郡,一半設為東安郡,由先太子親信魯智達率五萬鎮東大軍駐守。

往南,地勢一路走低,水源充足,土地肥沃,十五個郡全都是產糧的好地兒。皇子皇女們梁王、英國公他們的封地幾乎都在那邊。

往西,可以說是窮山惡水,全都是莽莽山地,能夠種糧的平坦地勢很少。

邊縣,位於大盛朝最西邊的一座山,名叫邊山。

邊山的巖石多,土層少,土地貧瘠到連樹都不長,大部分都是稀稀疏疏的草,只在山腳下有部分地方能種地。最坑的就是,出了邊山,正西、西北方向都是大草原,是草原十八部的地盤。往南,則是沼澤地,千裏沼澤地,一直通到南邊。

邊縣登記在冊的人口一共只有三千多戶,占地七個鄉,每個鄉一個大姓,根本不聽朝廷的。朝廷派過去的官,派一個死一個,後來就沒有人願意去做縣長了。

如今皇帝硬生生地把邊縣提成郡,將外面的沼澤、草原劃到大盛朝的疆域,派賴瑾過去。成國公看上了草原的駿馬肥羊,竟然沒有反對。

從京城,到邊郡,在穿過平原抵達長嶺縣後,還要再穿過十三郡之地,就到了。

……

長嶺縣是長郡跟京城平原交壤的地界,由一座長嶺山隔開。

長嶺山有一千三百多裏長,要往西去,必須翻過長嶺,而翻越長嶺最好走的路就是長嶺縣。

因為它有一條青溪河,在山裏面凹陷下來這麽一塊,沿著河邊走,路又平又寬,避過夏季山洪暴發、漲水的時節,河灘還可以用來安營紮寨,取水、用水都方便。

這麽一個要道,直接卡住京城咽喉。皇帝、成國公府、英國公府都不樂意讓其他人占了領,拉扯來去,誰都沒能在這裏屯上兵安插上自己的人手,只剩下皇帝派了個郡守,由郡尉帶著五千郡兵駐守。

兵家必爭之地,經商必經之路,沒有重兵鎮守,山裏的山匪自然就多了。

山匪多,山頭也多,山匪之間也經常因為地盤、勢力之爭打來打去。

關於長嶺的情況,賴瑾也只是在跟著成國公學軍事輿圖的時候聽過一耳朵,至於內裏到底是個什麽情況,還得等斥侯探查完才知道。

賴瑾估計要是把長嶺山的土匪窩端了,能發一筆。

他去到邊郡,將面臨的諸多困境,僅靠手裏的這點家底,撐不了兩年,必須得有產業輸出才行。可要發展產業,首先得有人,還得道路通暢。

傍晚時分,斥侯佰長齊仲帶著兩個什的斥侯,押著幾個塞住嘴五花大綁的土匪回來復命。

齊仲告訴賴瑾,“我們現在是在獅子嶺,有兩夥山匪,一夥是獅王寨,一夥是金刀寨。河對岸是禿頭嶺,因為山頂光禿禿的,因此而得名。禿頭嶺中有一個禿子寨,他們自稱霸王寨。前往走五六裏路,河水較淺,河灘全露在外面,踩著河裏大塊的鵝卵石過河,連鞋底都不用濕。我們此刻所在的這段路,經常遭到這三座寨子攔路搶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