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第2/3頁)

莊頭不明白裏面的道道,但還是記下,等到賴瑾的軍隊過去,立即派人飛馬去報信。

沐耀以及成國公派到賴瑾身邊的幕僚,也都各自向成國公夫人和成國公傳了信。

英國公府收到沐耀派人去傳的口訊。

柴絢氣得當場砸碎了杯子,“他未免過於囂張!”沖到英國公跟前大喊,“阿爹,給我兩萬兵馬,我滅了他。”

英國公掀起眼皮看了眼沖動的柴絢,讓世子跑了趟梁王府。這事是沖梁王去的,還是沖柴絢來的,可真不好講。英國公暗自琢磨,成國公是不是想扶寧王?

梁王聽聞這事,也是氣得砸了套杯具,急得團團轉。

柴絢跟賴瑾結了仇,自己跟柴絢是姻親,能不受柴絢連累?用膳的時候,賴瑾的眼睛都長在蕭灼華的臉上了,還說什麽看白膚皮,啊呸,那就是色胚!賴瑾跟蕭灼華只差兩歲多一點,兩人又俱都到了議親的時候 ,論門當戶對正合適不過,可別千萬讓寧王跟賴瑾成了舅子。寧王要是有了成國公府相助,立即破開局面,地位直逼先太子。

可賴瑾扣了他的人,無理在先,他堂堂一個親王,怎麽可能向成國公府低聲下氣?

寧王得知此事,也氣得把手裏的杯子都砸了,大罵,“他癩蛤蟆想吃天……”話到一半,想著這話罵出來是辱自己妹妹了。就賴瑾那逼上不得台面的樣子,他配嗎?他不配!

寶月公主蕭灼華思量片刻,讓管家帶著銅錢布帛去找賴瑾,把梁王的人買下來帶回京,又吩咐管家,無論賴瑾開多少價,雙倍給他。

多出的這份錢,是她買自己莊奴的那份,表明跟賴瑾劃清界線,以免再惹出別的事來。

蕭灼華把人派出去後,都不等梁王有動作,立即進宮找到皇帝,“阿爹,二哥占我的地,引起莊漢械鬥,恰好遇到賴瑾路過把人全逮了,我派人去贖了,這筆金子,您得找二哥幫我要回來。”

這哪是去要金子,明擺著就是去告狀的。親王公主為了三尺地打起來,說出去都丟人。

皇帝弄清楚前因後果,把梁王召進宮,罵得個狗血噴頭。妹妹的地你也占!沒出息的狗東西。

至於賴瑾是不是看上了蕭灼華,皇帝完全不在乎。邊郡那地方,賴瑾能不能活下來都難說。眼看就到秋收馬肥的季節,正是草原部落犯邊擄掠的時候,賴瑾帶著那麽多的糧錢物資上門,帶過去的又都是步兵,遇到擅長奔襲來無影去無蹤的草原騎兵,根本沒法打,簡直就是送上門的待宰大肥羊。

成國公府夫婦連同幾位公子公女聽說這事,毫不意外。親爹教他習武出拳重了點打疼了都要賠錢,遇到這麽兩夥人互毆一鍋端,在官道上撿錢還能順便找柴絢的麻煩,當然要幹啦。

賴瑾不缺錢,但他缺糧、缺布、缺物資。

聽說邊郡的地產不了糧,蠶桑養植也做不起來,在吃飽穿暖這兩件事情上,得全靠從其他地方買。

他帶過去的人,僅軍隊就是滿額兩萬人,再加上仆奴工匠等隨從,有兩萬三千多人。

這朝代的夥食沒油水,軍伍中人的飯量又大,一個人一天得吃一斤糧食。

就算只是兩萬大軍的糧食開銷,一天是十噸糧,一年就得三千六百多噸,不要說用人力拉,就算是換成載重五十噸的大卡車來,都得拉七十多車。

這些糧食如果不是大軍自帶,另外安排人運過去,人力拉木頭板車的世界,運輸效率極其低下。運糧的人頓頓都要吃飯,從京城運到邊郡,據估算,是三十比一。三十噸糧出門,運到後,能剩下一噸,就算是成功。

要是再加上發俸祿的開銷,還得在這基礎上翻好幾倍。

賴瑾已經分了家,該自己分得的財產,全都到手了,往後沒誰給他錢、給他糧,一切都得靠自己。

一邊是地裏沒產出,一邊是兩萬多張嘴要吃飯,如果要搞發展,還得再招人手,而且,創業初期,那是純投入。

賴瑾僅僅是想想都頭皮發麻,恨不得一個銅板掰成兩個花,同時,手裏的錢,但凡能夠挪動的,都準備拿出來買糧、買布。

好在,他出發的季節合適。等走出京城這千裏給皇帝產糧的地兒,就到了秋收時節,正好可以沿途買糧,順便還能實地考查途經之地的經濟產出情況,要是能簽幾筆穩定的大的糧食布帛商貿定單就更好了。

可到底能不能買到,別人賣不賣,賴瑾不熟悉市場行情,心裏特別沒底。

大軍運著糧,走得慢,一千裏地,走了整整半個月才走出去。

出了京城附近的千裏平原,路便變得難走起來,且,地廣人稀,縣與縣之間相隔遙遠,中間是莽莽山林,盜匪極多。這些盜匪不僅劫道,他們還破壞路挖陷阱,大軍的糧車想要過去,還得填坑,稍不注意,山上一堆石頭滾木下來,軍隊就是一片傷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