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何疏也沒想到,自己竟然能感召到神鏡。

他對陰間三鏡的了解不多,頂多是在奈河邊親眼看見法鏡如何照出一個人生平過往前世今生,看見周判官如何利用手裏的業鏡呼風喚雨為所欲為,但他從來沒想過,自己居然也能接觸到傳說中的神鏡。

暴風中心,他低頭看去,手上多了一汪流動的“清水”,微微顫動,若有生命,卻始終被他手心掬住,不會掉落下去。

何疏莫名感覺到一股親和力,仿佛看見久別重逢的故友,悲喜滄桑須臾湧上心頭,感動心酸五味雜陳,他不知道自己這種突如其來的充沛感情是由何而生,但它又是真實存在的。

這就是神鏡嗎?

是的,這就是神鏡。

冥冥之中,似乎有個聲音從心底升起,又似乎那本來就是自己給自己的答案。

霞光璀璨的神鏡變幻流動,時而渾圓,時而菱形,唯有一角似有殘缺,始終彌補不上。

何疏心頭一動,忍不住伸手摸向那角殘缺。

指尖碰觸的瞬間,如同汪洋大海即刻傾瀉而來,狂風驟雨幾乎要把他的神智淹沒。

與此伴隨而來的,還有七彩斑斕的光。

他像無意中窺探了神鏡的秘密,而神鏡也毫無保留向他敞開內心世界,任由他的神識在自己這裏遨遊徜徉。

這不是陷阱。

何疏驚異了一下,隨即連最後那一丁點兒疑慮也都盡數消解。

不知怎的,他對神鏡,同樣有著莫名的信任,同樣敞開自己內心,任憑神鏡進入。

神鏡對他的投桃報李似乎很高興,何疏馬上就能感覺到哪種狂瀾驟起似的動靜。

萬物有靈,所以就連陰間神鏡,也有了自己的靈性嗎?

這個想法一閃而逝,何疏來不及深究,很快又被更大的震驚蓋過去。

他竟看見神鏡的過往。

因大戰而傾塌的不周山需要修補,遠古神祇煉石補天,余者碎石散落天地四處,以備後來子孫做不時之需,神鏡就是其中一塊余下的石頭所煉化,到了史書上所記載的朝代,神鏡又因其出眾外形,被頂禮膜拜,作為上天所賜的神物,在幾代帝王輾轉幾手,但是凡人並不懂得神鏡真正的作用,他們只會把神鏡當成珍稀的寶石,供奉起來,向上天祈求風調雨順,直到此物因緣際會,流落陰間,這才成了陰間三鏡之一。

與法鏡、業鏡不同,神鏡真正的能力,並不僅僅是照出心跡善惡,而在於顛倒陰陽百代,用現代點的話來描述,那就是神鏡可以實現空間和時間的跳躍,比如說,現代人最能理解的一個詞,穿越時空。

但這個能力動輒會牽扯因果,引發更多不可測的事情發生,所以從古至今,持有神鏡並且懂得使用之人,從來沒有胡亂動用過這個功能,正所謂持身正者,自有天地正氣護佑,神鏡在手,是鏡被人用,而非人為鏡用。

由古至今,能夠被神鏡認可的持有者,無不是剛直忠義,頂天立地之人,就連背著小皇帝跳海自殺的那位,死後也曾短暫執掌過神鏡,只是近百年來陰間紛紛擾擾,人事變動頻繁,內部暗潮洶湧,明爭暗鬥,持鏡之位虛懸,神鏡就被安置在第一殿門口,過了奈河,在鬼城裏輪上號的陰魂,再到神鏡面前照一照,無大惡者,方可進入下一步流程。

在周判官看來,何疏手裏捧著神鏡,身體卻呆立不動,唯有臉色變幻莫測,好像被神鏡迷惑神志不清,身體卻被點了穴一樣動彈不得,這正是出手的好機會。

剛剛被神鏡主動飛來震撼的忌憚不知不覺褪去,周判官收起青璽,飛快從袖中抽出勾魂索,卷向何疏腰間,他的另一只手則握著業鏡,照在勾魂索上。

在業鏡光芒的照耀下,勾魂索竟瑩瑩發光,暗色幽綠,如那些陰兵眼睛一樣,陰森瘆人。

周判官勢在必得,自忖絕對沒有留手,但勾魂索到了何疏跟前,卻像突然被什麽東西擋住,硬是無法前進半寸!

此時何疏居然睜開眼,看著周判官。

“你照過神鏡嗎?”

周判官一愣,暗叫不好,正要扭開臉,目光卻已經不由自主黏在對方手裏的神鏡上。

那神鏡的光芒實在太過漂亮了,如虹彩之中又加了許多人間未曾有的顏色,與業鏡的光輝刺目令人不敢掠其鋒芒截然不同,周判官根本挪不開眼,哪怕心裏有所警惕,內心在那一瞬間已經向神鏡敞開了!

周判官也照過神鏡,但那已經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

他的前生也遙不可及,早被他在陰間當差的漫漫歲月所蓋過。

當悲喜遠離,他看神鏡照出的過往,就像冷眼旁觀別人一生,毫無波瀾起伏。

寒門出身的書生上京趕考,在廟裏發誓要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但接連三次,名落孫山,他回到家鄉,嘗盡世間冷暖,考上功名的心思越發熱切,卻不再是為了當初廟裏發下的宏願,而是為了自己的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