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第2/3頁)

“啊啊啊啊啊!本仙女的凡心動了!”

“媽媽我錯了!我突然又想談戀愛了!”

“火速艾特全網最火的紅娘,一分鐘內,我要知道慶山小哥哥所有的信息!”

“我喜歡慶山後面那個大眼睛的,他笑起來真好看啊啊啊!”

“小滿哥,別管什麽茶葉了,趕緊的!把這幾個小哥哥掛小黃車上去!”

……

後面這條呼籲掛小黃車的評論,很快後來居上,以五萬多個贊,被推到了評論區第一。

江魚帶孩子的時候刷到這條視頻,看到評論區差點沒笑死,又指給山巖看:“巖哥你看,還有好多網友讓小滿把我掛小黃車呢,居然有一萬多個贊!”

山巖剛洗完澡,湊過去看了一眼,頓時皺起了眉頭:“買賣人口是犯法的。”

“噗~什麽呀,人家就是開玩笑的,這麽多人想買我,說明我魅力大!”江魚得意洋洋地給這條評論點了個贊。

“你很想讓別人把你買過去嗎?買去做什麽?”山巖冷笑一聲,把他手機拿過來,丟到了床頭櫃子上,一把掀開了薄被。

敢當著自家男人的面精神出軌,江小魚你出息了啊?

……

真是同人不同命!

江小魚和自家伴侶在後面主臥風流快活的時候,社畜江小滿正在前院的工具房裏吭哧吭哧地揉制青葉。

做茶餅的步驟其實和炒茶差不多,茶葉摘回來,先把老葉子和老梗挑揀出來丟掉,然後殺青,也就是把青葉放到一口大鍋裏不停翻炒,把茶葉裏面的水汽炒幹凈。

這一步對火候的掌控要求特別高,火候過了頭,就會出現之前粉絲說的那種情況,茶葉的邊緣會出現焦糊,影響茶湯口感。

因為這個,江小滿還特意跑去跟江百川請教了炒茶的技巧。

江百川告訴他,殺青這一步要是不想炒糊,鐵鍋溫度一定不能超過80度,而且最好是用炭火炒,因為這樣可以保持持續低溫,燒柴的話,一旦火苗高了,那一鍋茶葉肯定有燒糊的。

殺青之後,就要立刻趁著茶葉被鐵鍋燙的軟化,放在一個大竹匾裏,使勁揉搓,也就是俗稱的“揉茶”,把茶葉的苦澀味道揉掉。

揉好之後的茶葉,微微蜷曲,已經有些幹茶的模樣了。

這還沒完,還得曬茶!

把揉好的茶葉攤在太陽底下曬幹,最後制作茶餅之前,還要把曬幹的茶葉放在幹凈沒有異味的竹蒸籠裏,取山泉水,加青竹葉和竹片,隔水蒸軟。

最後把軟化的茶葉倒入磨具裏,壓制成型後,一個個倒出來,拿稻草或者曬幹的箬竹葉包起來,就能放在陰涼幹燥的地方保存起來了。

整個過程要持續3~5天,具體還要看老天爺給不給面子。

一般做茶葉的人家,還要預備烘幹房,萬一曬茶的過程中突然下雨,就得把茶葉放到烘幹房裏,拿柴火一點點烘幹。

當然了,山下的大茶葉廠,人家用的都是現代化的烘幹機,這個他們就沒法比了。

忙活了一晚上,江小滿的兩部手機都沒電了,一台錄視頻的,一台直播的,可真是把他給累壞了。

粉絲們倒是看得津津有味的。其實現在網絡這麽發達,各種紀錄片都能搜得到,有些電視台做節目,還專門找那種非遺傳承人去現場炒茶呢,但是,像江小滿這種在雜物間裏炒茶的還真是少見,聽說他過兩天還要直播做茶餅,有些第一次戳進來的路人一時好奇,也忍不住點了個關注。

一場直播下來,江小滿倒是又漲了好幾萬的粉絲。

第二天早上,把茶葉曬出去,江小滿也背起背簍,跟著大部隊一起進山撿菌子去了。

去的時候,大家說好了一起撿菌子的,沒想到今天也不知道怎麽了,連著跑了兩個山頭,都沒撿到幾朵值錢的紅菇。

而且看林子裏還有很多折斷的樹枝,這一片應該已經被別人采過一茬了。

野山菌就是這樣,一茬一茬的冒出來,這一茬采過了,下一茬要再等好幾天才有。

看著時間不早了,眾人垂頭喪氣的往回走,沒想到走到半路,阿虎發現了好東西!

“巖哥!巖哥!前面河溝裏有螃蟹!”

江小滿眼前一亮,螃蟹?

仔細想想,這都十月底了,山裏的山螃蟹,可不正是黃多肉滿最好吃的季節?

眾人跟著阿虎一路從一個斜坡往下走,沒一會兒就看到了一條寬約一米的山溪。

老山坳子這邊常年多雨,山上有很多這樣的山溪,都是山泉水匯聚而成。

大魚是沒有的,只有一些小魚小蝦,最饞人的,莫過於藏在石頭縫裏的山螃蟹了。

反正今天也撿不到菌子了,現在回去也沒事,一幫小夥子索性脫了鞋,卷起褲管,跳到山溪裏翻螃蟹去了。

其實翻螃蟹最好是在晚上,天黑之後,拿個手電筒往水裏一照,都不用費力氣翻石頭,螃蟹自己就會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