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反錯了?沒關系,吳三桂不知道!(第2/2頁)

說實話,強攻江寧城也沒孫思克說的那麽容易,雖然江寧城中的守軍不多,還不到三千,但是百姓有一二十萬!

而且江寧城周遭也有許多心裏面盼著大明的團練頭子……所以孫思克的萬把旗軍能做到的,就是守住紫金山堡壘。

只要能熬到吳三桂東征,他就死了,也算死得其所矣。

……

湖北,漢陽,大悟山,大總統行在。

這是一座位於大悟山中的莊園,周圍風景如畫,空氣清新,一派與世無爭的山野風光。

吳三桂已經在這裏療養了一段時間,可是身體卻已經不大好……他的年紀大了,腸胃出了狀況,吃東西得非常小心,要不然就會腹瀉不止。

就這狀態,躺平養老也許還行,但是要掛帥出征,恐怕是不成了——在原本的歷史上,吳三桂起兵後不久就在衡州躺平,多半也是因為身體出了問題。要不然大將出身,戎馬半生的吳三桂,沒有理由在性命交關的時刻一直在衡州不動啊!

雖然他手下有不少大將,但卻沒有一個能夠指揮一群大將的大帥可以交托。

所以他躺著不動,就讓吳周集團跟著一起難以動彈了。

不過現在吳周集團的情況要好得多,而且也有了一對可以代替吳三桂指揮大軍的帥才——這一對就是吳應麒加吳世琮。

這對父子在歷史上被吳三桂拆開使用,吳應麒駐守嶽陽,抵擋清軍主力,吳世琮則以弱冠之年經略兩廣。

其中吳應麒在嶽陽的表現差強人意,雖然一直扛了五年,直到吳三桂死後才漸漸抵擋不住,但終究沒有打開局面。

而吳世琮則在兩廣戰場上表現不錯,孫延齡、馬雄鎮被他打死,孔四貞和傅弘烈都被他活捉。

在吳三桂死後還能發起最後一搏,出兵攻打梧州,試圖進軍廣東,但終究大勢已去。

而如今這對父子被吳三桂合起來使用,就產生了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

如果吳三桂要在軍中挑選一“對”可以替代自己指揮大軍的統帥,似乎也只有他們倆父子了。

可問題是,吳應麒不是世子!如果吳三桂委任他和吳世琮為主帥,領著吳家軍的十萬精兵去北伐中原……一旦取勝,吳應熊的世子還怎麽當下去?到時候吳應麒就真成吳世民了!

如果吳三桂不讓吳應麒、吳世琮統軍北伐,那麽驅逐滿清出中華的大好機會,就要白白浪費了。吳三桂也心有不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