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第2/3頁)

“不算林源,你是我最後一個學生,也是頗有本事的一個。”木須嘆氣道,“聽聞永平城被攻破的那日,我便知道當初收你沒錯。你父親……哎,人已死了,不好非議。就是往後的路,你可規劃過?”

守孝結束,江雲康必定要入朝為官,永平城如此重要,皇上必定會派其他人上任。去不了永平城,是繼續外放,還是留在京城,便要趁早做打算。

江雲康點頭道,“若是可以,往後我想留在京城。”

永平城那有木疆他們鎮守,北狄還簽了停戰協議,皇上能派去永平城的太守,必定不會太差。現下只要守住永平城便好,其他的,便是京城裏的世家舊臣的問題。

“看來永平和臨興關那,你已經建設得差不多了。不過余江往北數千公裏,原本都是我們歷朝的國土,三郎是個有能耐的,我信你往後能有所成就。”

木須拍拍江雲康的肩膀,“你父親這個事,雖說耽擱你兩年多,但事情已經發生,便不要多想遺憾的事。我也老了,但還是想撐著看看,你能走多遠。”

木須教書育人幾十年,江雲康的官路,是他最期待的一個。

現在的江雲康能走到這一步,已經遠遠超出他的預期。

“聽聞先生不日要回平洲,我讓林氏備了些家當,到時候一塊送回平洲去。”江雲康感念木須的教誨,如今木須要回鄉養老,他自然該盡點心意,讓木須安度晚年。

他們在隔間說話,外邊吊唁的賓客也正提到江雲康兄弟。

皇上登基後,江雲康和江雲帆兄弟深受重用,現在是皇上穩定朝局的時候,誰要是幹得好,往後前途不可限量。但偏偏在這個時候,承安候過世,讓不少人惋惜,也讓不少人看了熱鬧。

吊唁的賓客都是承安侯府往日親朋,孟氏病了還是拖著身子出來迎客,男賓這邊,則是江雲康幾兄弟。

讓江雲康比較意外的,是施華池來吊唁。

看到施華池,江雲康第一反應就是——不安好心。

“江大人,啊不,如今不能喊大人了,雲康兄,節哀順變啊。”施華池笑眯眯地看著江雲康。

“施大人,你是我家哪個兄弟請來的,可曾在門口寫過禮單?若是沒有,我得再帶你去寫一次才是,不管有沒有請,來的都死客。”江雲康同樣沖施華池笑了下。

他記得清清楚楚,沒派人請施華池,這是不請自來,明顯看熱鬧來了。

邊上人聽到江雲康的話,便知道施華池沒被邀請。

有些看施家不順眼的,倒也不避諱,直接說了句,“施大人的臉面可真沉,三郎可要好生接著才是,不要辜負施大人的好意。”

臉皮沉,便是臉皮厚。

施華池被嘲諷,這會卻沒有不高興,他就是來看熱鬧的,現在江雲康越針對他,他反而越高興,這也說明江雲康心裏不滿意,才會這般對他。

“雲康兄客氣了,我早已記過禮冊,不需再麻煩。”說完,施華池看著江雲康嘖嘖搖頭,這次倒是什麽都沒說,但他明顯惋惜的表情,有眼睛的都能看明白。

江雲康倒是沒被施華池惹怒,古人講究孝道,守孝這個事,不是他一個人要做的。施華池現在會笑話他,往後施華池也會有這一日。

且等著吧,天道好輪回,皇上雖沒明說,但等守孝結束,他也不會差。

從承安候咽氣,到下葬,前後花了好幾日的時間。

江雲康和大哥幾個,一起送葬到槐縣。

槐縣不大,半數都是姓江的人,江家祠堂族老也大多在這裏。

啟程回到京城後,承安侯府一家子,再次坐到了一起。

不過半個多月的功夫,孟氏瘦了一圈,面色蒼白無力。

以前承安候還活著,她覺得沒什麽感情,只覺得麻煩。現在人走了,這才切切實實地感受到難過。

到底是年少恩愛過,即使承安候後來風流暴露,卻也有過一些情感。

“老爺走了,往後這個家,還是得靠大郎。”孟氏強撐著說話,目光在屋裏眾人面上掃了一圈,“老爺臨終前交代的話,你們都還記得吧?”

江雲帆幾個點頭說記得,江雲康也跟著點頭。

“既然記得,你們往後都得聽大郎的話。如今咱們家……哎,你們也明白。”孟氏忍不住長嘆,“孝期內,誰也不許多生是非,誰要是惹是生非,我第一個上家法!”

說這話時,她特意看了眼江雲康。

江雲康感受到孟氏看來的目光,心想孟氏對他是芥蒂頗深,這往後都要在承安侯府過日子,想到他就難受。

轉頭和林姝對視一眼,從她的目光中得到肯定,江雲康便起身走到中間,和孟氏行禮道,“母親,過去四年多,我都沒在父親跟前盡孝。我與林氏思來想去,實在過意不去,打算一同前往槐縣為父親守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