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第3/4頁)

承安侯眼前朦朧一片,他病得太久,也拖了太久。

這次病情加重,是因為前些日子太熱,他貪涼多吃了點冰食,當晚睡覺時就不太好了。

從那會拖到現在,一個多月過去,他活著和死了也沒差,每天吃不了什麽東西,生活不能自理,還要聽一些哭聲。好幾次他都想罵人,讓孟氏和向氏安靜一點,但又沒力氣。

久病的日子,和天牢中的刑罰也沒什麽差別。

“都……都起來吧。”承安侯有氣無力地道,等兩個兒子都站起來後,承安侯才眯眼看了下,“二郎這是……怎麽瘦了這麽多?”

江雲啟往邊上看了一眼,承安侯立即皺眉,“三郎,如今你有出息是好事,但我怎麽聽說,你沒讓二郎去永平城,反……反而把二郎留在臨興關吃苦?”

回來之前,江雲康就知道會被興師問罪,二哥怕是沒少往家裏寫信告狀。

“父親錯怪兒子了,永平城戰事不斷,也就是和北狄停戰後好一點,不說那些士兵死傷多少,就是徐放和木疆這些當將軍的,也多次身負重傷。”說到這裏,江雲康突然嘆氣,“二哥是我兄長,我又怎能看二哥去前線送命?”

這話一出,孟氏的抽泣生立馬止住,承安侯也沉默不語。

江雲康繼續道,“臨興關同樣是兵家重地,現在的臨興關又有什麽戰事,若是在賀將軍手下,也同樣可以立功。我之所以這樣,也是明白父親母親的苦心,再一個也是為了二哥著想。不然戰場刀劍無眼,我自個又不會功夫,如何顧得住二哥呢?”

他一臉真摯,好似特別在意江雲啟的死活。

江雲康這些話也沒錯,就江雲啟的那點功夫,上了戰場只能當炮灰。

就算孟氏和承安侯不想承認江雲啟不行,但這就是事實。

江雲帆聽完後,倒是很認真地點頭說是,“對二弟來說,確實在臨興關好一點,三弟安排得挺好的。”

他都說好,孟氏有抱怨也不好這會說,承安侯則是覺得確實有道理。

但江雲啟心裏還是憋屈,他是想著去了永平城,待在江雲康身邊就好,他又沒想著要上戰場。

在江雲康那頂個虛名,永平城裏誰敢說他不好?日子不是瀟灑又快活。

可江雲康偏偏把他留在臨興關,嘴上說得好聽,不想他去前線送命,實際上還不是不想提攜他。

說得好聽是為兄弟著想,但他都知道,江雲康對他半點敬愛都沒有。

江雲啟想著想著就流下眼淚。

不過這會沒人看他眼淚,因為承安侯又繼續說話了。

“我身子不行了,咳咳。”

承安侯剛開口就咳嗽,江雲帆細心地喂了兩口茶水,嗓子舒服一點,讓人把外邊女眷都喊進來。

等人都到齊後,承安侯才合上雙眼地道,“你們兄弟五個,如今大郎和三郎都頗得皇上重用。五郎也中了進士,二郎和六郎平庸一些,倒也是孝順的。”

在承安侯說這些話時,江雲康默默地退到林姝邊上,夫婦二人站在一起,安兒有些困了,但屋裏那麽多人在,還是乖乖跟在爹娘身邊。

“老天爺對我不公啊。”承安侯悔恨道,“我這一生,過得太慘,實在生不逢時……咳咳,不過兒子們倒是不錯。”

“等我過世後,你們守孝結束,便分家吧。五郎、六郎跟著大房過,二房、三房便分出去吧。”

聽到分家兩個字,江雲康的眼睛亮了亮。

很早的時候,他就想分家,但父母在,不能分家,不然便會被說不孝。

承安侯這輩子做了諸多糊塗事,臨到死,倒是做了件讓他滿意的事。

床沿的江雲帆立馬哽咽道,“大夫說父親撐過這個冬日便好,您別胡思亂想。”

“撐撐撐,那些無能大夫就知道讓……讓我撐?”承安侯激動得狂咳,過了好一會兒,情緒平穩點後才繼續道,“我這般躺著,還不如死了算了。”

“三郎,你過來一點。”

江雲康聽到父親點到自己,只好往前面走兩步。

“如今你深得皇上信任,往後前程似錦。但你要記得,就是分家了,你也是江家的人,不要忘記兄弟姐妹。”承安侯道。

江雲康很輕地說了句是,以後怎麽樣不好說,但能分家,他便是高興的。

就是心裏也有點好奇,承安侯一輩子沒做什麽好事,這會要分家的理由是什麽?

“三郎啊。”

承安侯突然嘆氣,“你雖是庶出,但你如今也頗有本事。按理來說,分家的話,就……就算庶出,也能得一份產業,不過你現在自個有本事,林氏手中的錢財比侯府還豐厚,想來你是看不上侯府的這點家業吧?”

聽到這裏,江雲康頓時明白承安侯為什麽要他們守孝後分家,這是怕他日後太厲害,侵占了大哥他們的家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