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第2/3頁)

不過江雲康還要回去,便不敢多喝。

賀之洲陪著江雲康用完飯,又被軍營裏的人叫走,等他走後,江雲康和徐放能說的話便更多一些。

“聽說白大人給皇上遞折子後,我和木疆還為你操心許久,生怕你們沒想清楚。”徐放帶著江雲康往他自己的屋子走,“不過今日你能送這些糧食來,我就知道,你們沒問題了。”

雖然還不知道江雲康做了什麽,但徐放已經可以放心,不必替江雲康擔心了。

“現在大問題沒有。”江雲康道,“只要西山的路都修好,往後的事情便容易一些。”

徐放點頭說是,“你好好幹,往後我們這些軍營的人,都得靠你了。”

來到軍營後,徐放徹底感受到世俗的看不上,他心裏窩著火,就想快點出口氣。但純靠他們這些武夫,又在朝中說不上話。

“對了,有個事,我得和你說一下。”徐放左右看了眼,給書硯使了個眼色,示意書硯去守著門,再小聲道,“京城裏怕是要亂起來了,我母親讓我把娘子接到南陽去,她是希望我們夫妻能時常見面,也躲開京城的是非。”

“不過南陽到底還有些距離,我是想著,既然你在新余,就把她安置在新余。這樣我也能放心一些。”

“亂?”江雲康想到了之前木須先生的信。

他離開京城有些日子,只知道三王奪嫡越演越烈,但沒想到會嚴重到,會讓長公主安排兒媳來找徐放。

“是的。”

徐放壓著嗓子難受,幹脆搬了凳子挨著江雲康坐,“我母親時常出入宮裏,她說過了年後,皇上的身體大不如前。而恭王越發囂張,已經幾次當眾頂撞太子,二人的關系就差點個火了。”

若是皇上駕崩後,恭王再上位,那是篡位,以後要留罵名的。

但皇上在世時就廢了太子,恭王之後的上位也就名正言順。

恭王處處針對太子,也是怕皇上死太快,不然日後更難上位。

“那賢王呢?”江雲康又問。

在他看來,賢王屬於悶聲幹大事的,這會沒聽人說賢王,但不代表賢王就老實。

“賢王應該是想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一直沒聽說他有什麽動作,但肯定沒歇了這份心。”徐放自小跟著母親出入宮闈,皇家親情淡薄,就算賢王那些是他舅舅,他打小也不喜歡他們。

他父親和母親都沒有參與奪嫡的意思,一直避開三王,但現在到了劍拔弩張的時候,不得不做另一手準備。

“我和你說這個,是想著,等我娘子來新余時,你要不要也把嫂嫂和安兒接來?”徐放提議道,“白大人給皇上上了折子,未來三年裏,你都要待在新余。既然如此,還不如把嫂嫂他們接來。人在你身邊,你也安心一些,是不?”

“我確實有這個想法。”

江雲康道,“但我是想著等府衙修繕得差不多,在派書硯去接人。”

“別等了,今日你回去,就讓書硯帶上書信去京城吧。”徐放催道,“到時候讓他們結伴而來,只要妻兒在身邊,你做事也能少了顧忌。”

徐放知道江雲康和承安侯府其他人關系不好,只要林氏和安兒到新余,江雲康便能沒最大顧慮。不然若是恭王還是太子,誰要動點心思,林家和承安侯府根本護不住林氏母子。

聽徐放那麽說,江雲康知道事態肯定不容樂觀。

回到新余後,江雲康立馬開始寫信。

他交代書硯,“你回京城後,把信交給三奶奶後,再去找大哥。讓大哥去幫三奶奶說,有大哥出面,父親和母親便不會多說什麽。”

“三爺,真要那麽急嗎?”書硯皺眉問。

“我也不想那麽急,但徐放特意和我說了那些話,他母親是長公主,肯定知道一些事。去吧,現在就去準備回京城的東西,明兒天亮就出發。”江雲康道。

平常沒有大事,林氏又不愛出門,不會有什麽事。但他在新余為官,已經打壓了錢家好幾次,若是恭王借此給林氏施壓,確實沒人能護著林氏和安兒。

承安侯和嫡母是不在意三房,林家則是沒能力和恭王對抗。就算徐國公府會幫忙,那也不如把人安頓在身邊的好。

好在新余這裏慢慢變好,不然江雲康還真發愁。

次日一早,江雲康親自送書硯出府衙。

等看不到書硯後,再回府衙去。

如今春耕已結束,只能田裏的稻谷秋收。

但種田也有種田的技術,有些地方缺水,有些地方又容易積水。

江雲康畫了圖紙,讓人按著比例去訂做一些木板,他要試著做些水車。

經過幾次的修改,江雲康總算憑著記憶做出水車,這對缺水地方的農田,能有極大的改善。

在書硯離開後,江雲康把時間安排得滿滿當當,怕自己停下來就想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