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第2/2頁)

八月初六這日,考官們會先入闈,也就是先進入考場,會分內外簾兩部分考官。內簾考官只負責批閱試卷,不能參與其他任何事,而內外簾考官也不能有往來。[注1]

這些制度,都是為了防止舞弊,盡量做到公正。

說到鄉試,江雲康就比較緊張了。

這一次的考試,可不是之前的院試。鄉試裏的人才,那都是院試中精選出來的。像江陵書院的好多學生,都要參加這次的鄉試。

七月二十這日,文渝的信到了木府。

為了鄉試做準備,文渝打算提前出發,先到木府住幾日。

木須看完文渝的信,就讓江雲康先放下書。

院子裏的梧桐樹,已經滿樹發黃,木須站在門口,看著即將落葉歸根的梧桐樹道,“雖然文渝不是我的學生,但我還是希望他也能有好成績。他會是你這次鄉試最大的對手,你知道你的文章,和他的區別嗎?”

“學生其實明白一點。”

上次在江陵書院小考,江雲康就懂一些,“文師兄胸懷天下,有著一般人沒有的抱負。”

“文渝出身貧寒,他知道百姓最缺什麽。他的文章裏,總是帶著雄心壯志,讀起來能讓人熱血沸騰。”木須目光放遠,“如今歷朝的江山有一半在敵國手中,那邊的百姓民不聊生,正是需要文渝這樣滿腔熱血的年輕人。”

“而你的文章,是規矩裏寫得最好的。從用詞到行文,還有對朝政的把握,都讓人挑不出錯來。”

說到這裏,木須轉身看著江雲康,“但你少了文渝的那份熱血,你的書,是在為你自己而讀。”

“人生匆匆幾十年,為己而活無可厚非。但為自己而活,又如何名垂青史?”

江雲康曾聽鐘情說過,木須先生一輩子教書育人,就是希望能有更多的有才之人參與朝政,能收復舊山河。

他很能理解,也很懂木須他們的這份抱負。

但正如木須先生說的一樣,他現在對這份抱負的感受,並不是特別深刻。

剛穿越來的時候,江雲康面對的是一地雞毛的承安侯府。

在侯府裏,他是最不被人看好的庶子。自個兒的處境都十分艱難,又如何做到去肩負重任。

為了能從侯府走出來,江雲康才那麽認真地讀書。

他最開始的讀書,更像是現代人好好讀書,然後找一份好工作。

但日子久了,他發現身邊很多人都不是這樣,包括林源都有些很大的抱負。

窮則獨善其身,江雲康已經從這個“窮”字走出來大半,既然如此,是否要再往外看看?

平心而論,江雲康更想的還是過好自己的日子。但每次受到身邊人的感染後,他也會有收復關山五十洲的抱負。

只是他現在的目標還放不到那麽大,畢竟他只是一個秀才,他更喜歡一步步地來。

木須也知道江雲康自己明白,所以他之前都沒和江雲康提這個事,現在說起,也是不想江雲康對文渝有敵意,“你在江陵書院時,邱傑也說過,一次兩次的考試,並不能決定你往後走得多遠。過個幾十年再看,有可能狀元還不如後面的人。”

“我希望你盡全力地去考,也希望你在把文渝當對手時,也把他當並肩的朋友。只有互相磨練,才能一起成長。”

木須很少說這些除課本以外的話,林源聽得一知半解,等木須走後,才敢走到江雲康邊上,“姐夫,先生這是什麽意思?”

“就是讓我努力的意思。”江雲康轉身看到林源的書掉落在地上,嘆氣道,“你好似一點都不擔心這次的鄉試?”

“為何要擔心,反正我這次考不上。”林源對自己很有自知之明,“況且我還年輕,再努力三年也行。姐夫你多多努力就好,若是你中了,我也好……哎喲,姐夫你幹嘛打我?”

“還沒考就帶著這種心態,那你去考什麽?”江雲康皺眉道,“不管結果如何,你既然要參與,那就不許松懈。抱著無所謂的心態,還不如在家中睡大覺。”

林源被訓得不敢說話,趕忙坐回位置上。

兩日後,文渝和張博宇如期而至。

剛進門,文渝就先轉交邱傑帶來的禮物,成氏頭一次見文渝,但看文渝白白凈凈,很是喜歡,笑眯眯地帶著他們去後院的竹屋。

一小段路的功夫,成氏就把文渝兩個人的家世都給打聽清楚。

到竹屋門口,成氏讓他們自個兒進去,“你們先和先生打招呼,我讓人把行囊先拿進屋子裏去。”

文渝和成氏道謝後,才和張博宇一起進竹屋和木須打招呼。

木須讓他們先坐下,文渝便坐到了江雲康的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