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第2/4頁)

林氏出了月子後,就讓人把鋪子開起來,如今她大哥和父親都來京城,開業前幫她把過關,聽父親說沒問題後,才安心把鋪子開起來。

本來往年到冬日,或多或少都會有賞賜送來侯府,但今年什麽都沒有。

大房有安和郡主的嫁妝撐著,二房和其他幾房卻都緊巴巴的。

前兩日六弟江雲成過來時,林氏看他穿的還是布鞋,忙讓人給他帶了兩張皮子回去。

如今承安侯府裏,日子還不錯的,只有大房、三房和正院。

向氏前些日子為了多要一些炭火,去找了孟氏好幾次。

幸好林氏自個手中有錢,不需要去求人。

“我算了算,光是最近半個月,綢緞莊的盈利就有一百多兩銀子。”說到掙錢,林氏繼承了林家的傳統,兩眼不由自主地冒光。

尋常的普通人家,一年的嚼用可能都不到十兩銀子,林氏半個月掙一百多兩,實在富裕。不過這其中,也有不少原因是有林海他們的指點,不然林氏自己,還沒那麽大的本事。

江雲康有個有錢的娘子,光是這一點,他就覺得很好。

日子好壞是自己過,實在才是最重要。他不是古人的迂腐思想,職業沒有高低貴賤之分。

“娘子可真厲害。”江雲康手暖了後,再過去抱安兒,

小孩兒撲騰兩下,很快就乖乖不動,由著江雲康抱。

林氏的手空閑出來,又繼續算賬,“酒樓前期還不能盈利,不過目前的口碑不錯,再過段時間,冬日裏吃酒的人更多,等過年時,便能把本錢掙回來。”

“我還準備了一些厚皮子,都是最好的,你明日帶去給木須先生,他們年紀大了,肯定怕冷。宜蘭那兒我也送了一些去。咱們手裏有錢,但也不好聲張,被人知道了,得說我們不管兄弟姐妹。”

林氏心思細膩,加上林家搬遷到京城後,她那個精明的大嫂拉著她說了好多道理,她便也跟著學了起來。

這日子越過,她也越發明白,要想過得好,便要自個兒有本事,不然就得被人拿捏。

承安侯府那麽一大家子,有對三房好的,也有對三房壞的,林氏不可能所有人都幫扶,只能幫那些對她好的。故而除了趙姨娘和六弟江雲成,其他人還不知道她有開鋪子。

江雲康抱著安兒聽林氏算賬,嘴角一直帶著笑意。

不過江雲康和林氏原以為順順的滿月酒用不到他們幫忙,可第二日,孟氏就把他們叫過去,說最近侯府的銀錢周轉不開,知道林氏手裏有錢,想先和林氏借點錢,等開了禮再還給林氏。

當初安兒滿月時,孟氏說不用辦酒,怕影響侯府。現在順順辦滿月酒,卻要來借錢。

林氏袖中的五指漸漸攥緊,她移開目光,不敢直視孟氏,“侯府有需要,我自然願意幫忙。不過我手裏的銀錢,都是娘家陪嫁來的,每用一分,都需要記賬的。”

這話的潛台詞就是,借錢可以,但是借了之後,林氏會記入賬冊。若是孟氏之後要賴賬,林氏也可以拿著賬本秋後算賬。

孟氏語噎看著林氏,她原以為是江雲康會開口打官腔,沒想到是林氏。

許久沒打量林氏,現在再看坐得筆挺的林氏,突然有種陌生的感覺。

“你的嫁妝,侯府自然不會貪你。”孟氏板著臉,有點不悅道,“你要記賬也好,還是要借條也行,我待會就可以寫給你。”

安和郡主的娘家是名門望族,到時候宴請的賓客大多有頭有臉,孟氏不想給承安侯府丟人,這才要找三房借錢。不然普通的滿月酒,還不至於沒錢辦。

江雲康笑著接話,“母親言重了,咱們都是一家人,哪裏用得到借條。不過順順的滿月酒,這個事還是要讓大哥大嫂知道,萬一他們有更好的打算,您說是不?”

要是寫借條,別人就會說江雲康夫婦吝嗇,反而指點他們。所以借條不能要,但得讓大哥大嫂知道,以他們的性子,絕不會賴賬。

孟氏的面色不太好看,又無話反駁江雲康,只好點頭說是。

到了滿月酒那日,江雲康沒想到,承安侯還給徐國公府送了請帖。但徐國公沒來,而是派了徐宜蘭過來。

林氏看到徐宜蘭上門時,頗為訝異,忙過去招待她。

得知是承安侯送的請帖,林氏不好意思地和徐宜蘭道歉,“真是對不住,這個事我和三郎並不知道。”

徐宜蘭笑得大方,“嫂嫂不用那麽在意,我父親也說你們肯定不知道,所以只讓我過來。正好我許久沒見安兒,你快帶我去見見他,不知道他是不是又胖了。”

若是徐國公過來,便是給整個承安侯府撐面子,徐國公和長公主顯然不願遂了承安侯的心願。但如果一個人都不來,又會拂了江雲康的面子。

厚顏無恥這個詞用在承安侯身上,倒是十分貼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