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第2/3頁)

秦子文點頭,順著軍士指的方向走去,沒一會兒,就看到顧凜正在跟幾位手下說話,他取下了頭上的帽子,僅用玉簪束著發,看起來格外的年輕俊氣。

秦子文不由得感嘆,想他如今三十有四,比這個年輕人大了十四五歲,卻也沒有他這般的功績,真是英雄出少年啊。

他走過去,沒有擺王爺的架子,反而給顧凜拱了下手:“顧大人守衛離州,又疾馳回京,解京都之危,本王代京都的百姓謝過大人。”

顧凜拱手回禮,肅著臉道:“王爺不必如此,下官身為臣子,為皇上解困是臣應做之事。”

秦子文望著他的神情,聽著他說的話,突然直白地道:“本王覺著,大人對那君臣之儀,並不大在意。”

顧凜回望著他,“王爺是想問下官,有沒有謀逆之心。”

“是,”秦子文站在他跟前,打開天窗說亮話,“如今朝廷大軍一在平州,一在離州,平州正與燕國打得灰頭土臉,數次不敵,怕是抽不出手回京都。”

“而離州的七萬邊軍,依照顧大人的本事,怕是早就將其收服,任其所用。”

“顧大人身懷神武,攜天子以令天下之事於大人而言何其容易。”至於被天下人唾棄,朝臣反對,這些在強大的武力前都不足為懼,勝者可執史書工筆,修改成自己想要的模樣。

顧凜寡情的面目並無波瀾,對秦子文道:“經去歲下官與夫郎成親一事,王爺應知夫郎與下官的淵源。”

秦子文點頭:“聽說是顧大人的叔叔。”

“王爺的消息慢了些許,他是下官的繼爹,是曾將名刻於下官之父墓碑上的人。”

“……”饒是秦子文,也被他說的話驚住,叔叔與繼爹,可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大禹人最重禮義廉恥,倫理綱常,顧凜此舉與……何異。

“若無林真,顧凜不過山野小子,不通詩文,不學武藝,或滿足於可裹腹的三餐,或因暴戾的性子於街頭巷尾逞兇鬥狠,何來今日的顧凜。”

“下官一身所學皆出自於他,他樂於安寧,下官自然如此。”

秦子文沒想到會等來這個一個答案,顧凜的話只有一個意思,他對攜天子以令天下沒想法,因其夫郎林真是個柔善之人,自己自然也不會挑起禍事,讓大禹陷入戰火之中。

這大大出乎秦子文的意料,可當世上最大的權利唾手可得的時候顧凜給了他這個答案,讓他不得不信。

否則顧凜也可以像綁宣親王一樣把他綁起來,哪容得他在此說這些話。

不管秦子文信了幾分,但臉上的表情與來時不一樣了。

他道:“本王明白顧大人的意思了,不知顧大人何時返回離州,車羅國與燕國狼狽為奸,兩處夾擊,現今燕國在平州數次大勝,形勢很是不妙,車羅國那邊全靠顧大人了。”

顧凜道:“回王爺,在來京都之前,下官已活捉車羅可汗與眾皇子,隨軍帶入京都。”

“……”秦子文眼睛微微瞪大,差點兒找不到自己聲音,“什麽!”

與大禹作對多年的車羅國竟然敗了,連可汗和皇子都被抓來!?

秦子文一瞬間覺得有些恍惚,他望著顧凜,心裏湧起一股寒意,徹底信了顧凜確實對帝位沒興趣。

他恍惚地道:“那,那要好生看管好,待京都安定,要仔細商議一下如何處置。”

“下官知曉。”

“顧大人去忙自己的吧,本王去看看皇上。”

秦子文腳步有些發飄地回到秦仲的寢殿,衛三看到他的模樣,猜到了什麽道:“那顧凜是不是……”

秦子文伸手,止住了表弟的話頭,道:“他確是對帝位無意,也不會攜天子以令天下。”

“你可知曉他做了什麽?”

“竟然用那七萬邊軍和離州的軍士,殺到車羅國王庭,活捉了車羅可汗和一眾皇子。”

衛三瞪大眼睛,粗獷英俊的眉眼皺到一塊兒:“不可能!”

“人都押到京都了,哪有不可能的,顧凜之神武,難以想象,此刻他擁兵近十萬,顛覆乾坤不過眨眼之間的事情,但他卻對本王沒有不敬之意。”當然,也沒有多麽的尊敬,顧凜一直都是那副淡淡的模樣,對誰都寡情至極。

衛三震驚得說不出話,他著實想象不出顧凜到底做了什麽竟然能帶病直入王庭,活捉車羅的可汗和皇子。

要不是這次遇到顧凜,他都快把顧凜這個名字給忘了。

突然,秦子文問他:“顧凜的那個……叔叔,你們在船上一起同行數日,是個怎樣的人?”

衛三腦海裏浮現與林真顧凜等人見面時的情景。

那個叫林真的哥兒性情豁達,是個能說會道,叫人不自覺放下心防的人。

但叫人印象最深的,是他那張世間少有的美麗面容,純摯明媚,清麗旖旎,縱是他也生出幾分異樣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