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第4/4頁)

那可是一兩銀子的大好事呢!

要不是想著林真要他們幾人去跟前,盧萱恨不得現在就跑回家去,叫家裏人立馬去挖幽草。

盧萱腦袋有點兒暈乎,和鹿鹿牛大說了聲,轉身去叫跟自己一樣在府衙裏做事的三個哥兒和管車馬的漢子大成,往林真的屋子走去。

一路上走熱了,林真沒有坐在炭盆邊,穿著出去時的那身衣裳,坐在桌案後邊寫寫畫畫,好看的眉眼低垂著。

聽見動靜,林真擡起頭,把炭筆夾在小冊子裏頭道:“近來吧。”

“夫郎。”盧萱領著四人,在離林真三步遠的地方站住,彎腰給他行禮。

林真看去,只見除了早上見過的盧萱,另外三個哥兒有兩個年輕些,二十多歲,有個上了年紀了,四十來歲,應當是管車馬的那個漢子也是四十歲的模樣。

幾人第一次見他這個新主子,有些拘謹。

他道:“多的話我不說了,你們幾人都是被徐夫郎招進來做活的,也都是熟手了,我也不打算把你們全辭了,另外找不熟悉手上活路的進來。”

“不過我也有言在先,我這人好說話的時候很好說話,但要是使什麽心眼被我知道了,前頭的好說話就不算數了。”

都打算繼續在這兒幹活的幾人連忙表忠心:“夫郎,奴婢們都想留下來幹活,絕不會幹偷奸耍滑欺瞞您的事兒!”

林真擡了擡手:“以後叫我老板吧,夫郎這個稱呼暫且擱著。”

“是。”

契書林真現寫了五份,幾人在這裏做活兒,除了管廚房采買的盧萱,做飯的四十來歲的那個夫郎,以及管車馬的大成,另外兩個灑掃的哥兒剛開始的工錢是一個月一錢銀子,也就是一百文。

在林真眼裏少了點,但是從前徐夫郎開的銀子比這還低,一個月才七十文,在自給自足都難的離州,這個活兒已經是他們能找到的不錯的了。

連身強力壯的漢子們除了地裏刨食,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去深山老林裏打獵,再沒有別的來錢的門路。

至於三個管著些事的,待遇比兩人稍好一些,一個月的工錢是一錢三十文,然後所有人每季有一身衣裳。

幾人都不識字,按手指印的時候覺得自己今天是不是在做夢。

而林真趁著他們這些當地人在這裏,順道問:“離州可否產一些比較特殊的米,例如南邊那兒的碧梗米,紫心米。”

解決了花露的原材料,林真又為玉容粉的原材料愁上了,當初他來離州的時候沒帶多少碧梗米還有紫心米,一來路途遙遠,花費的人力物力實在太大,二來這些米都要今年的新米,帶多了陳舊的話根本用不成。

現在三種米做的玉容粉滿打滿算只有六百多盒,拿去京都還不夠分的。

而且他不打算像在京都一般扣扣搜搜地做小作坊,想再招人手加大產量,分成高档中档以及低档來做,徹底把京都當成三類玉容粉的傾銷地,把市場牢牢地攥到自己手裏頭。

這樣一來,所需要的三類米量就很大了,要是經由東陽郡河口運進來,成本要略微上升一些。

如果能在離州解決,那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