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第2/2頁)

“要不然你以為我為什麽跟著來。”兩人一前一後走出這條狹窄的巷道,坐上馬車回家。

第二天,陳幸如約去黃家拿了一筆銀子,並且在與黃玉文的約定外寫了一張欠條。

陳幸站在黃家的宅院外,與黃玉文告別後緊緊地握著手裏包著銀子的荷包。

轉眼,正月十五元宵節到了,家家戶戶不僅要吃元宵,還要紮花燈,在房間裏地裏點上一盞照亮的燈,寓意來年光明順遂。

林家一大早就把元宵煮上了,花生餡兒的芝麻餡兒的,還有清口的什麽都不包的純粹的粉團子。

中午吃完元宵,下午就慢悠悠地往鎮上走去。

大家夥都聽說了,為了慶祝旱災過去,今年的元宵節鎮上要大辦,縣令大人還掏了自己的腰包,讓鎮上制作花燈的手藝人做了許多好看的花燈,保管讓大家好好熱鬧一回。

所以這次去鎮上的人特別多,鯉魚村裏除了腿腳實在不便的,身體有恙的老人全去了。

林真左邊是林小幺,右邊是顧凜,前邊的林柱子林石頭他們正是長身體,幹勁十足的時候,一路上蹦蹦跳跳沒個歇停。

林槐香林春香林杏香幾個女娘還有哥兒很少有到鎮上的機會,這會兒興奮得臉都紅了,不停地問林大嫂還有林二嫂,鎮上是怎麽樣的,房子是不是比村裏的要大。

林大嫂林二嫂前幾年一直在鎮上開真有味小食齋,對鎮上的街道熟悉得很,哪一條街都能說出些名堂。

林真在後邊道:“大嫂二嫂,我看今年小食齋的生意開始後就讓他們三個去鋪子裏幫忙吧,都是咱們家自己的生意,既能長長見識,以後見著人不怕,又能幫你們打打下手。“”

“他們可都跟著我學過幾天字呢,應付這些沒問題。”

邊說,林真邊轉頭看向林春香林杏香林槐香三個:“我教你們的字還有算數都沒忘吧。”

三個孩子一聽林真在自家娘還有阿爹面前說可以去鎮上的鋪子裏幫忙,高興得都有些結巴了:“沒,沒忘,我們都還記著呢。”

三個孩子的年紀都已經不小了,在村子裏已經只能相看人家的年紀,林大嫂和林二嫂暗地裏都看了好幾家,也對比了好幾家,打算先接觸接觸,摸清楚男方家裏的情況,還有老人孩子的脾性,過一兩年就把孩子嫁出去。

但是林真這麽一說,再看著孩子們渴望的眼神,兩人便有些動搖了,孩子長長見識總是好的,就像家裏的柱子還有石頭,從前看著木訥,在馬木匠那裏學了手藝,在鋪子裏忙活了幾年,看著就是比村裏的其他孩子機靈。

林大嫂林二嫂想了想點點頭:“行,就聽真哥兒你的,鎮上的鋪子開了業就把他們三個帶去。”

“哇啊啊啊啊。”

“我們可以去鎮上了!”

“謝謝娘!”

“謝謝阿爹!”

三個孩子也沒忘了林真,喜笑顏開地對林真道:“謝謝姑爹。”

路上的人多得很,一開始只是鯉魚村的村民,慢慢地,隨著離鎮上越來越近,大田子村的,瓦窯村的,還有其他村的,慢慢匯到了一塊兒。

林真可是十裏八鄉的名人,從堆肥到鎮上的鋪子,再加上他身上的艷名,大部分的人都認識他,就算不認識,說一聲林家的真哥兒也都認識了。

很快,鎮上到了,還沒走到三岔路口那兒,林真他們就聽到了喧鬧的聲音,而此時天也已經漸漸黑了下來,前邊的花燈的光亮因著燈籠紙的不同而映照出不同的顏色。

紅的綠的白的粉的,就像一朵五顏六色的花兒在鎮子上盛開。

那些跟林真相熟或不熟的紛紛跟他打招呼,“真哥兒,我們先走了,你玩好啊。”

“真哥兒,改天咱們再聊你。”

“真哥兒,有什麽發財的路子別忘了大家夥。”

好家夥,那陣仗,一般人可比不了。

林小幺在旁邊偷笑:“人怕出名豬怕壯,三哥,你可要當心點。”

林小幺說這話可不是空穴來風,就前幾天,正月初幾的時候,就有人打著林真的名頭招搖撞騙,還騙到了林家的頭上。

當時那人一口一個我是林真,可把全家人笑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