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第2/2頁)

林真臉挨著枕頭,平白無故挨打他自己也很郁悶,但郁悶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他伸手拍了林小幺的手背,什麽也沒說。

林小幺擦幹凈淚,繼續給他擦後腰,然後把褲子往下褪一點點,擦臀,擦幹凈後等上面的水跡吹幹了,貼上膏藥。

膏藥一貼上去,林真就覺得疼痛熱脹的後腰和屁股涼絲絲的,舒服了些許,他偏頭對著林小幺道:“老大夫的這膏藥不錯,貼上去就沒那麽難受了。”

“等用完了我就去拿。”聽他說舒服一些,林小幺比什麽都高興。

過了兩天,被砸得稀巴爛的後院還有前面的鋪子被林小幺帶著三個孩子收拾得差不多了,除了生活必須用到的東西,其他的東西只有等著鋪子再度開業的時候補上了。

今天是林小幺帶著林柱子和林石頭回鯉魚村的日子,他起床後先給林真做了早飯,把熬好的藥放在床邊的椅子上,才帶著林柱子和林石頭去三叉路口找牛車。

三人運氣不錯,剛到就有一輛牛車要經過鯉魚村,一人花了兩個三文錢坐上去。

林石頭和林柱子來鎮上已經三四個月了,得知可以回家了興奮無比,坐在牛車上不停地左顧右盼。

不過與沒心沒肺,神經大條的林石頭相比,林柱子要安靜得多,他想起昨天晚上顧栓子找他說的那些話,要是順利的話,他下次就不用來鎮上了,可以去馬木匠那裏學手藝。

林小幺心裏想的事兒更多,林真讓他在家裏待兩天再回鎮上,還讓他雖然不要瞞著這裏發生的事,但也不要說得有多嚴重,別叫林阿爹還有林父擔心。

畢竟他們村子裏的人也會來鎮上,要是由別人的口傳到林阿爹還有林父的耳中,他們肯定會胡思亂想,還不如他們先行一步,給他們打預防針。

林小幺知道他的意思,心頭也明白該怎麽說,就是擔心他和顧栓子在鋪子裏不方便。

“架——”趕牛車的大叔揚起鞭子在牛屁股上掃了一下,早就馴熟的牛立馬扭著身體往前面走,牛車軲轆往前輒輒地滾動。

時辰還早,要不是這位趕牛車的大叔回去有事兒,也不會在這個時候回去,導致牛車上只有林小幺他們三人。

大叔邊趕車邊和他聊天:“你是鯉魚村哪家的哥兒,俺家以前就是從鯉魚村搬出來的,說不定是親戚嘞。”

林小幺正想著林真一個人在家裏怎麽辦,突然聽到大叔跟自己搭話,懵了一下才反應過來:“原來叔以前也是鯉魚村的,我家姓林,住在上鯉魚村。”

鯉魚村分為上鯉魚村和下鯉魚村,以貫穿鯉魚村的那條河的橋為界限,上面是上鯉魚村,下面是下鯉魚村。

“林?”

“是林二家嗎?”

鯉魚村就兩家姓林的,一戶是林小幺他們家,一戶是林小幺的叔叔家,但是兩家關系很淡,幾乎沒有什麽往來,哪怕在路上見到了也當做沒見到。

林小幺連忙道:“林二是我叔叔,我阿父是林大。”

“哦,原來是林大家的,我家從鯉魚村搬出來那會兒你們兩家剛分家,你奶奶偏心,給你叔叔家分了糧食分了兩只雞,你家除了兩塊地什麽都沒撈著,沒想到現在日子也好過起來了,兩個孩子都生得高高壯壯的。”

林石頭和林柱子在小食齋裏一天不是肉就是蛋,糧食管飽,可不是比大多數孩子看起來結實。

他說的這些事林小幺以前只聽阿爹偶爾提過幾次,他奶奶是個厲害的,又偏疼叔叔,分家的時候很過分,差點叫他阿爹和阿父過不下去。

但是林小幺出生的時候奶奶已經死了,跟叔叔那邊也沒什麽往來,對這些事僅僅只是聽說,沒有絲毫感覺。

所以只偶爾點頭應和。

牛車很慢,但是比兩條腿走路強,差不多兩個時辰才到離鯉魚村還有一座小山包的岔路口,林小幺帶著林石頭和林柱子下車,跟趕車的大叔拜別後背著背簍踏上熟悉的山間小路。

這兒已經有鯉魚村開墾的荒地裏,地裏頭勞作的人看到他們三人,直起腰來打招呼:“小幺回來了,呦,石頭和柱子真是大變樣了,竄高了這麽多。”

山坡的荒地裏種的是高粱,又高又粗的高粱杆比站在地裏頭的人還要高一些,仿佛一片林子,被風吹得窸窸窣窣地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