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第2/2頁)

“租鋪子了,恭喜恭喜!”說話的這個是做瓷器生意的,只要是陶瓷制品,都賣。

林真本來就打算買一些碗碟,現在有了鋪子不比之前,除了外帶的還用竹筒裝,在鋪子裏吃的就要換成碗筷了。

他對瓷器鋪子的掌櫃道:“謝掌櫃的喜,我那鋪子還缺不少碗碟,我過會兒來。”

“好啊,那我就等著林哥兒了。”

鎮上現在還是熱鬧的,街面上人不少,有生意的忙著做生意,沒生意的或是在訓自己店裏的小二,或懶洋洋地打瞌睡,或被賬目折騰得頭疼。

林真和瓷器鋪子掌櫃的說話聲激不起多少浪花。

而一個背對著街面,正試著胭脂的年輕女子聽到那句林哥兒,眉頭不由得皺起,鬼使神差地回過頭去,一眼便看到人群裏也十分打眼的林真。

生得是真的好,雙眉修長,兩眼微圓,鼻子秀麗挺翹,嘴唇微微豐潤。

給她的第一感覺就是妖精,勾男人魂兒的妖精。

讓她不由得想起自己聽到的一些話,隨口問胭脂鋪子的老板娘:“那個哥兒是哪家的,好似沒見過?”

胭脂鋪子老板娘就是之前給林真指路錢莊的那個,她可是知道眼前這個女子的身份的,錢少爺前年娶的夫人,聽說娘家在府城那邊,其父是衙門裏的一個小吏。

前頭個丈夫生病死了,不知怎麽的就看上了去府城念書的錢少爺,嫁進了錢家。

但是因為錢少爺還想考個功名,在府城念書,也跟著住在府城那裏。

這次回鎮上好像是錢老夫人身體不太好,想錢少爺了才跟著來的。

做這門買賣,老板娘知道的事兒比尋常人多些,她這一年多也去林真攤子上吃過麻辣燙,對林真的觀感不錯,實在不想林真這個錢家下堂哥兒對上眼前這個府城來的官家小姐,所以打馬虎眼道:“回夫人,咱們鎮上的人家我幾乎都熟,沒聽說過哪家有這哥兒,估摸是鄉下來的吧。”

“鄉下來的……”蔡金珠意味不明地說了一句,指著自己剛才試的七八盒胭脂,“這些我全都要了。”

一盒胭脂能用一年半載,七八淯析盒也不知道要用到猴年馬月去。

胭脂鋪子老板娘心頭感嘆不愧是府城來的官家小姐,荷包裏的銀子就是多,她二話不說把蔡金珠指著的胭脂妥帖地用小巧精致的盒子裝好,再用大盒子裝上遞給蔡金珠身旁的丫鬟:“夫人慢走。”

蔡金珠看也未看她,甩了下帕子走了。

站在台階上的時候,蔡金珠不由自主地看向已經往前走了一段,只看得到背影的林真,想起自己打聽到的一些消息。

她那丈夫前頭娶的就是一個哥兒,也姓林,說是長得極好,要不是婆母不停地往丈夫放裏頭塞丫鬟,又借著那哥兒一年無所出的由頭把他休了,說不定兩人現在還你儂我儂呢。

蔡金珠的父親是府城衙門裏專門管田地這一塊的不入流的小吏,雖然聽著不好聽,但已經和尋常的百姓家不一樣了。

要不是因著錢和是讀書人,還在府城最好的學堂裏念書,他爹也不會答應和錢家這樣的土財主結親。

而她呢,也是貪圖錢和生得好,瞧著和她前頭那個死鬼丈夫不一樣,不到處拈花惹草,對錢少爺生出意思。

但是成了親,她偶然從錢和的夢話裏知道了他前頭那個哥兒的存在,才知道錢和還對前頭那個哥兒念念不忘,氣得她牙癢癢。

林真還不知道自己在錢少爺妻子那裏掛了名,叮囑林小幺和顧栓子林柱子林石頭三個:“小幺你走他們三個後頭,以免他們看東西看迷了不知道走路,跟我走散。”

“這裏不比村裏,走散了就麻煩了。”

“好。”林小幺來鎮上一年半就聽過好幾起孩子被拍花子的拍走的,雖然林柱子他們三個身板看著大一些,但芯兒還是孩子,謹慎一些沒壞處。

林柱子和林石頭從小到大很少來鎮上,加起來一只手都數得清,而且他們多是在三岔路口那裏逛,從來沒來過乍子街,此時看到乍子街的鋪面,裏面賣的各式各樣新奇的東西,眼睛都用不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