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第2/2頁)

林大哥在弟弟們面前一直是沉穩有擔當的形象,因著他年紀大了一直找不著婚事,連帶著下面的弟弟們都婚事艱難,所以他心裏一直覺著是虧欠弟弟們,這些年不管要做什麽都做最重最多的。

而且他對蘇小妹這個來之不易的媳婦兒也很謙讓,從來沒有和她紅過臉。

他手指有些顫抖,望著林大嫂:“是你親自去問柱子的,他說他想去學木活,那馬木匠又跟真哥兒有幾分交情,哪裏會像外面發師傅一樣苛刻他。”

“你到底有什麽不滿意的,當著真哥兒的面說這些。”

“他一個孩子知道什麽,能賺錢不是更好,跟著馬木匠不知道要學多少年,他都十歲了,能學到些什麽東西,再過兩年都要談親事了。”林大嫂覺得自己委屈,她為林柱子想前想後,林大這個親爹也不知道是怎麽想的,半點都不開竅。

她眼眶有些紅:“到時候銀子銀子沒賺到,手藝手藝沒學到,幾處不成樣。”

林真想說些什麽,突然看到話題中心林柱子不知道什麽時候走到了屋檐下面,跟林大哥十分相似的臉龐面對著這邊,嘴唇咬得緊緊的。

他用眼神示意林大哥,無聲地道,“去把柱子帶過來。”

林大哥很少見到林大嫂哭,心頭亂如麻,看到林真的唇語,愣了一下按照他說的把林柱子叫過來。

林大嫂很快發覺兒子在跟前了,連忙低著頭把眼淚擦了,擡頭看著兒子,“柱子啊,怎麽過來了?”

“……剛剛”林柱子往前走了一步,遲疑了一下,把手放在林大嫂的肩膀上,“娘,你別哭了,我跟姑爹去鎮上。”

他這話一出,林大嫂臉上露出了笑,連忙對林真和林大哥道:“這次是柱子自己說的,真哥兒,沒什麽問題了吧。”

既然林柱子都這麽說了,林真不好再說什麽,他望著林大嫂,知道這個大嫂不僅把自己的要強牢牢地放在自己的身上,也放在了孩子身上。

林二哥家的石頭去了鎮上,她就一定要把柱子也送去,不肯落後一步。

以至於不自覺地把母親的架子架到了林柱子的肩膀上,至於這副架子沉不沉,會不會硌人,她沒有意識到。

其實又何止林柱子和林大嫂呢,從古至今,這樣的事情從來就沒斷絕過。

還不等林真說話,林大哥起身走了,高大的背影第一次有些佝僂。

林大嫂無言,但是她不覺得自己有錯,她給兒子找了一條能夠過得更好的路。

幾人湊在一塊說的話沒有攔著掩著,林阿爹和林父很快就知道裏頭的事兒了。

林父不發一言,林阿爹想說話也被拉住,林家的氛圍一年多以來第一次有些怪怪的。

只有槐香春香杏香這些小的還和之前一樣在院子裏跑上跑下,拿著林真給他們做的風車呼啦啦吹。

趁著今天又下雨,出攤困難,林真戴上鬥笠,穿上蓑衣,準備去鎮上看看乍子街的鋪子。

剛走出屋門,就看到小木屋裏的顧栓子,正睜著一雙黑蘊蘊的眼睛望著他。

林真突然來了勁兒,對他招招手:“要不要一起去鎮上。”

要換前幾個月,林真鐵定不敢有這個念頭,但是經過參片的溫養,顧栓子身子已經好得差不多了,剩下的就只能靠時間慢慢磨。

顧栓子點頭,關了小木屋的門從那邊跑過來,林真順手取了旁邊掛著的鬥笠和蓑衣給他穿上,穿著草鞋的腳踩進冰冰涼涼的地上:“都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今天這一趟差不多十裏了,離你的萬裏路又近了一些。”

雨不大,稀碎的雨點落在鬥笠上,在耳朵邊發出悶悶的聲音。

顧栓子也知道林大嫂還有林二嫂兩家找他的事了,更知道因著事兒林大嫂和林大哥鬧出了不高興。

他望著雨裏披著蓑衣戴著鬥笠的繼爹,快步邁入雨裏,跟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