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第2/3頁)

臨走的時候林真悄悄給林父塞了半錢銀子,讓他買個豬頭回來。

林父開始死活不要,還是被林真纏得腦門疼才勉強答應,也不問他為什麽要買當地人都不吃的豬頭。

林阿爹伸手從旁邊的架子上拿了裝針線的竹籃子,邊將線在黃臘上拉了幾遍,再穿針做鞋幫子:“還早呢,平日裏就要走兩個時辰左右,現在下了雪更要慢些。”

“不過村子裏的人約著一起,出不了什麽事兒。”

拉過黃臘的線順滑又不糙,穿過漿過的鞋幫子的時候刷刷響。

林大嫂和林二嫂也拿了鞋子鞋墊來做,一塊半個拳頭大的黃臘在三人手裏傳來傳去。

而得了新衣服的春香杏香槐香以及林小幺和林二嫂家的大兒子坐在旁邊,扒拉著火坑裏烤著的野芋頭,烤熟了第一個遞給林真。

林真剝了皮咬一口,只覺得這野芋頭麻嘴得很,口感粉粉的,也沒什麽味道。

林大嫂笑著道:“哄孩子的東西,屋裏頭還有塊高粱粑粑,拿來給你燒吃。”

林真趕緊擺手:“我不餓。”

家裏有什麽東西他不知道,那塊高粱粑粑前幾天林小幺還念叨過林阿爹說過要等過年的時候炒來做盤菜,他吃了這道菜就沒有了。

他趕緊叉開話題:“大嫂,我看院子裏的肥發酵得很順利,昨天我拿鋤頭刨了一下,裏面的都開始松軟了。”

家裏的堆肥絕對是目前最重要的事兒,他一說林阿爹和林大嫂林二嫂都道:“那土一看就攥得出油來,你們看沒看見挨著菜園子那堆,大冬天地居然生了一顆白菜,長得枝肥葉厚的,栽高粱蕎麥肯定也錯不了。”

“我也看見了,長得可真好,而且這麽冷的天也沒被凍死。”林二嫂娘家就在鯉魚村,一開始他心頭還有些打鼓,覺得家裏人有點瞎折騰,但現在好像有那麽點眉目了。

他望著林真道:“三弟,我想問問你,這個堆肥的法子能不能叫我阿爹家那邊也用用。”

本來就沒想藏著的林真道:“怎麽不能用,現在大家都沒看到收成,不相信我們家的這個法子。”

“等明年的糧食收進來,來討法子的人肯定多,到時間還要讓咱父親當回師傅呢。”

林阿爹在旁邊樂不可支:“就你阿父那樣還師傅呢,大字不識幾個。”

林真仰了仰下巴:“到時候阿爹你就瞧好吧。”

而得了他話的林二嫂心裏高興,抿著嘴唇跟他說謝謝。

林二嫂原名趙秀,家裏比林家還苦,阿父早逝,靠趙阿爹一個人把他們四兄弟帶大,可是家裏田地少,到現在也只有趙大哥一個人娶了哥兒,其他兩個哥哥的親事困難得很,說了無數個都因為沒銀子沒房子擱置了。

眼看著兩個哥哥都快三十了,趙秀急得整天整夜的睡不著。

他是自家哥哥輪流帶大的,知道哥哥們都是好的莊稼漢子,能吃苦會疼人,長得也是身高腿長,要是一年多收點糧食,還能趁著年紀不算大娶個不算太好的嫂子,總好過下半輩子一個人孤零零的。

幾個人在屋裏說話做活,到傍晚的時候柵欄突然發出響聲,呼吸之間背著背簍的林父和林大哥林二哥走進來,頭上臉上身上全是厚厚的雪花,連睫毛都被凍在了一起。

他們連忙起身接幾人的背簍,拍了身上的雪按到火坑邊。

林真接的那個背簍是裝了一條豬肉和二兩白面和高粱面蕎面的,他問搓著手的林父:“阿父,買的豬頭呢?”

“在我背的那個背簍。”林二哥指著被林二嫂接到墻邊的那個,他到了鎮上才知道林真托林父買豬頭的事,一邊不理解,一邊把東西被回來。

林真走過去,果真見到背簍裏面朝上的大豬頭,因為當地不吃豬頭肉,所以豬脖子上的肉很少,看起來也不大,毛也沒有刮,看起來有些糟眼睛。

他伸手提了一下,約莫有八九斤的樣子,去了骨頭能有五斤的肉。

不過很快他發現下面竟然還有一個,轉頭問林二哥:“買了兩個?”

“不是買的,肉鋪老板原本打算丟了的,見我們要就十文錢給了兩個,還有下面的兩副腸子肚子也沒要錢。”

“!”

林真望著兩個豬頭和下面的豬下水,不由得豎起大拇指,這買一送三簡直沒誰了。

他先把豬頭拎出來,對屋子裏的人道:“有兩個豬頭,咱們今天先做一個,剩下一個留著過年那天吃。”

當地沒有誰家吃豬頭肉的,林真幹脆也不多說,先往鍋裏舀了幾瓢水燒上,然後把豬頭架到火坑上燒。

毛乎乎的豬毛被燒得散發出焦糊味兒,然後越燒越黑,在最表面形成一層糊殼兒。

林真把豬頭拎起來,放到平日裏洗菜的盆裏,往裏面加熱水泡五六分鐘,然後拿著一塊竹片刮上面的糊殼兒,焦黃的豬頭就露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