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第2/2頁)

林家十四口人,有水田三塊,旱地兩塊,加開荒的一片坡地,除開每年上稅的糧食,一到春天就要斷糧。

要是年景差一點,更是難熬。

林大哥指著地裏頭翻出來的草根和碎石塊:“你跟春香杏香她們一起撿這些吧,撿累了就去樹底下坐會兒。”

林真望著松散的泛灰的泥土,點了點頭,彎下腰撿草根和細碎的石塊。

春香杏香槐香三個湊到他邊上,嘰嘰喳喳地告訴他:“姑爹,這個草根可甜了,不過現在都老得嚼不動了。”

杏香道:“也不是很甜,沒有姑爹拿來的糖甜。”

槐香是三個小孩子裏面最沉默的,只把那些草根上的泥土抖下來,扔到背後的小背簍裏。

林真跟杏香春香說了兩句,問槐香:“這些草根也要背回去嗎?”

槐香點頭:“拿回去引火,燃起來很快。”

林真看了看手裏根系發達,每一團都幾乎有兩個巴掌大的草根,明白這也是不能丟棄的家庭“財產”。

畢竟村子裏的山多數是當地地主的私產,而地主的私產是不容許他們這些非佃農去砍柴撿柴的,他們能去的只有還不屬於地主私產的地方,但那些地方的柴火又怎麽供得起整個村子的人年年的砍伐。

田裏的土壤一點也不粘,稍微抖一抖就幹凈了,林真一邊撿草根一邊望著前面奮力揮舞鋤頭的林父林大哥林二哥還有二嫂,以及大嫂家的林柱子和二嫂家的林大力,心口有一股躁動。

他走到林父跟前,小聲問:“阿父,咱家這塊田一年能收多少斤高粱?”

林父看他紅撲撲的帶著汗的臉頰,以為他是累了想休息休息,道:“差不多一百多斤,那裏草厚一點,你去那裏坐坐。”他指著田坎上面的一塊地方。

林真道:“才一百多斤啊,那怎麽不下點肥料?”

“什麽肥料”林父是幹活多年的老把式,從來沒聽說過有什麽農家肥。

他們要做的就是春天的時候把種子栽下去,有草了拔掉,幹旱了挑水來淋,還從來不知道有什麽肥料。

林真道:“其實我也沒見人用過,但是阿父你知道顧大經常在外邊跑,有次他喝醉了跟我說,他到過一個地方,那地方的人都用肥料,一畝地能夠收三百多斤的糧食。”

“什麽!!!”林父眼睛瞪得像銅鈴一樣,“三百多斤!”

“不可能,這根本不可能!”

“顧大嘴裏沒假話,要不是親眼見到過,他也編不出這些話來。”林真在心裏默念阿彌陀佛,不好意思了顧大,借你的名頭用一用。

誰讓他是個沒出過鎮子的哥兒,而顧大又是別人眼裏掙了不少家底的有本事的人。

林父已經被畝產三百斤這個數字嚇到了,他一邊不相信這是真的,但是又對顧大這個有本事的人有幾分信服。

而且畝產三百斤啊,要是真的能夠一畝田地長出三百斤的糧食,自己家明年就不用餓那麽久的肚子了,撐一撐絕對能夠撐到後年的秋收。

林父的氣息都粗了,他停了手裏的鋤頭,問林真:“那個肥料是什麽你知道嗎?顧大跟你說過沒有?”

“說過的,要做堆肥先曬細土,用人糞牲畜的糞拌在一起壓實堆放,兩個月後就能用。”林真沒發家以前家庭條件一般,小時候經常跟著爺爺奶奶幹活,對裏面的門道清楚得很。

而林父一聽說那肥料是用人糞牲畜糞做的,心裏頭直泛嘀咕。

但是三百斤的收成實在是太誘人了,他咬咬牙:“現在先做事,等回去你跟我細細地說,要是做得咱家今年就做!”

林家兩畝水田四畝旱地,還有五畝開荒的地,要是都用上肥料——

不能想不能想,林父使勁兒揮舞著鋤頭,汗水一顆顆咂在地上。

忙活了一下午,天擦亮才回家,抖幹凈發草根裝滿了背簍,被大人們背在背上,幾個小的有些焉頭耷腦地跟在身邊。

林阿爹和林大嫂做的是疙瘩飯,以及滿滿一盆白菜蘿蔔湯,湯裏面飄著幾顆油渣。

一家子大大小小拿碗拿筷子,桌子上除了林父林阿爹已以及兩個哥哥嫂嫂,其他人都自覺往疙瘩飯裏泡上湯,端到院子裏蹲著吃。

林父終於忍不住,吃著飯都迫不及待地道:“真哥兒,你把你說的肥料再給我說道說道。”

???

桌子上的其他人看向這兩父子,林父的語氣竟然有些像和族裏那些老人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