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第2/6頁)

嘉王順從的低下頭,“我知道,王叔,我是真心想與安國公主府結這門親事。”

今日是他欺負虞珩,來日若有機會,他一定會補償虞珩。

清河郡王世子目光定定的望著嘉王許久,終於願意相信嘉王是真心想要結這門婚事,將虞珩交給他的信物拿出來。

虞珩的信物是塊看上去平平無奇的長命鎖,對比嘉王拿出來的紫玉蝴蝶甚至能算得上普通。

長命鎖的背面依次刻著不同字跡的名字。

虞卿、虞寶兒、虞安、虞瑜、虞珩。

這是五代人都帶過的長命鎖。

嘉王摩挲長命鎖上的刻痕,差點沒維持住臉上的笑容。

當真是造孽。

交換信物後,口頭約定就算成立,清河郡王世子勉為其難的留下吃飯。

冷眼看著嘉王親自為他倒酒布菜毫無怨言,清河郡王世子心中殘存的怒氣才逐漸消散。

罷了,想來是最近朝堂和後宮又不得消停,才會讓嘉王失了分寸。

清河郡王世子的表情逐漸緩和,與嘉王細數虞珩的優點,“鳳郎年紀輕輕就能跟在我身邊辦差,還能讓宗人府那些老油條敬重,除了他天生身份尊貴,也是他敏而好學,身上的威儀能讓那些人服氣。你看紀成,也天天吵著要給我辦差,我又不是沒給過他機會,他卻一件事都沒辦成,每次都要虞珩去給他收拾爛攤子。”

“這孩子不僅處處妥帖還極有孝心,節禮、壽禮從未怠慢過,我們做長輩倒是不圖他這些,但他肯有這樣的態度卻極為難得。”

“你有這樣的女婿,今後就偷著樂吧,我就是沒有女兒,否則絕不會幫鳳郎與別人提親。”

細數完虞珩的好處,清河郡王世子更想讓嘉王多疼虞珩。

他痛心疾首的道,“安國大長公主早年生的兒女都死在戰亂中,多年後才有寶王姑,恨不得能將寶王姑捧在手心。可惜寶王姑從小體弱,生下安王姐後就撒手人寰,安國大長公主對待安王姐比對寶王姑更小心,從未讓安王姐不順心過。安王姐用當初安國大長公主寵愛她的勁頭去寵虞瑜,卻是將虞瑜寵壞了。”

“當年虞瑜鬧出的那些笑話你也知道,她彌留之際竟然沒為虞珩安排好將來,可憐鳳郎在英國公府受到不少苦頭。虞瑜任性,祁六無情,原英國公世子夫婦更是……唉。”

“你今後給鳳郎做父親,定要好生疼他。”

……

嘉王胡亂點頭,舉著酒壺往嘴裏灌。

他定會好好疼虞珩,做父親就算了吧。

除非是認義子。

尚在宮中的紀新雪完全不知道嘉王心中的苦楚,他正坐在四娘子和六娘子中間,聽蘇嫻與他們詳細的說宮中嬪妃。

他們不知道要在宮中住多久,說不定什麽時候就會遇到哪位嬪妃,至少要知曉這些嬪妃最厭惡的事,免得惹出沒必要的波折。

蘇嫻說話就像是在講故事,哪怕最好動的紀寶珊都能耐心的聽下去。

皇後位居中宮,雖然被焱光帝收去管理六宮的權利,但皇後是按照選太子妃的標準被選中,成婚後就跟在先帝的皇後身邊,對皇宮的掌握遠遠大於協理六宮多年的嬪妃。

在蘇嫻口中,皇後是個脾氣極好,待下特別寬容的人,輕易不會讓人難堪,是位好伺候的主子。

紀新雪眉梢微動。

蘇嫻是嬪位,如果不是在德妃宮中,已經是一宮主位,形容皇後時仍舊是好伺候的主子。

貴妃和淑妃已經被貶為庶人,妃位只有賢妃、良妃和最後被封妃的德妃。

德妃自然不必多說,她再怎麽冷淡,對待嘉王府的小娘子們時仍舊能稱得上慈愛。

良妃的名聲早就傳遍長安,別說是正上學、辦差的人,就連還沒開始上學的紀寶珊都知道見到良妃要躲著走。

賢妃是德惠公主的養母,也是原本的四妃中唯一從未有孕過的人。賢妃的娘家始終屹立朝堂,不僅不需要她操心反而能給她撐腰。她又不奢望焱光帝的寵愛,只關心德惠公主能否健康長大。

嘉王府的小娘子們進宮後,已經在蒹葭宮中見過帶著德惠公主來串門的賢妃。

從氣質上看,賢妃與德妃截然不同,她出身侯府,從小舞刀弄槍,即使已經年老仍舊能看得出曾經的張揚明媚。

不僅四娘子因為德惠公主的緣故很喜歡賢妃,嘉王府其他小娘子對賢妃的印象也不壞。

在蘇嫻口中,賢妃是不必特別小心的人。

如果嘉王府的小娘子們無意中冒犯她,她會看在德妃的面子上,不與她們計較。

妃位之下,還有昭媛、昭容、修媛、修容等人,都是早年入宮的嬪妃,因為家世好,剛開始入宮的時候就有不錯的位份,就算是不受焱光帝的待見也能在每次大封後宮中往上爬。

這些人早就失去鬥爭的心思,大多在自己宮中養了貓兒、狗兒,三三兩兩的聚在一起打發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