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第2/3頁)

吳氏也很稱意這門親事,說起來,雖然是梁家高攀了侯府的門第,但侯府這樣的勛爵人家,若是能同清白的讀書人家結親,也算是能沾染些書卷氣的。於侯府來說,怕也是一樁美事。

“晴娘留到了十七還未許配人家,想來姨父姨母是想在京中為她擇個夫家的。如今姨父升任回京,晴娘的婚事定然得趁早提上日程。小叔這樣才貌的人,去梁家說親梁家只會覺得高攀,萬不會不答應。母親若是信任得過兒媳,不若就由兒媳保這個媒吧?”

老太太卻嘆了口氣,並不是很樂觀的樣子。

“一切都很好,梁家很好,晴娘也很好……可如今我擔心的是五郎。你也知道,我為他這婚姻大事都操了多少年的心了,起初借口說要忙科考,不肯議,我想也行,左右那時也才十八歲,還不著急。後來科考一舉得中,入了仕,去了刑部做了刑官兒,又借口說刑部事情多,日日忙得轉不開身,也沒時間談婚娶之事。這一忙就忙了五六年,到如今都快二十五的年紀了,還是個單身漢。”

提起這茬來老太太不免也要說幾句氣話:“如今二十四五,還有得他挑,且由他輕狂得瑟去。等再過上幾年,他二十七八了,甚至三十了,看他還挑不挑。哼,到時候,我看鰥夫都比他行情好,他且作去吧。”

吳氏笑起來:“您老人家哪裏能舍得真叫他單到那個時候?我看左不過就二十四五,小叔親事絕對能定下。”又說,“娘您之前不是去觀裏給小叔算過姻緣嗎?那觀裏的老道士不是說了,咱家五郎姻緣來的晚,怕是要二十五之後。如今正好晴娘回了京,也是個大齡未定親的。咱們年內將親事先定下,年後再親迎,正好合了那老道士的話。”

吳氏幾句話就說得老太太樂得找不著北,臉上再不見愁緒,開心的拍著吳氏手道:“那這件事,就交給你去辦。”不免要叮囑幾句,“別怕花錢,也別怕費事,晴娘是梁家老爺夫人的心頭寶,咱們既想求娶人家閨女,總得擺出十足的誠意。人家有什麽要求,只要不特過分,你都只管答應就是,不必再來討我的話。”

吳氏連聲應著,說她定將此事辦得妥帖。

*

梁晴芳這些日子常來侯府,秋穗也常能在路上遇到她。梁晴芳的確性情很好,並不輕賤女婢,和秋穗也能有許多話說。

秋穗心裏明白她的意圖,所以有關傅灼的一些事,秋穗能告訴她的,都會告訴她。

比如說傅灼吃食的口味,以及他每天的作息,甚至是傅灼生活上的一些小習性……只要無傷大雅的,秋穗都會不吝相告。

一來二去的,梁晴芳倒和秋穗熟絡了許多。等後面再來時,她還會給秋穗捎帶上一份禮物。

雖都是些不值什麽錢的物什,但卻是一片心意,秋穗推脫不掉後只能收下。但禮尚往來,秋穗也常會在她在府上時,親自做了點心給她送去。又或者,她會親手繡個帕子,或是親手縫個荷包送給她。

秋穗知道梁晴芳的意圖,她是為了傅灼才這樣百般“討好”她這個女婢的。又或者,她可能也從老夫人或是侯夫人那裏聽得了消息,知道她日後會成為家主房裏人。

秋穗換位思考了下,將自己擺在了梁晴芳如今的位置上。然後她覺得,若她是梁晴芳的話,自然不會喜歡自己未來的夫婿在自己還沒進門前便有一個通房女婢,而且這個女婢還很可能日後會被放良,成為良妾。

所以當再次見到梁晴芳時,秋穗便把自己的心思告訴了她。

“老太太是為了郎主著想,這才將我送到了郎主身邊來。但若是如今郎主親事有望能定下,老太太自然也不會願意再插手兒子房中之事。而我呢,原也是不想一輩子都留在府上的,若能有機會,我是想回家去的。”秋穗極力暗示她自己不願意做妾,她想贖身回家做個良民,她不會成為橫亙在他們中間的那個人。

而秋穗這樣說,自也有她自己的私心在。除了向梁晴芳表明忠心外,也是希望可以借梁晴芳的手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若梁晴芳去找老太太暗示,說她不願未來夫婿有通房良妾,她想在婚前便遣走那個女婢,想來老太太會答應。

左右秋穗還是那個打算,待郎主定了親,老太太解了心頭之患,盛喜之下,或就可放她歸家了。

作者有話說:

繼續掉30個紅包~

明天的更新在晚上23點哈~大家晚上來看~

推薦基友古言甜文:《表叔為我畫新眉》by其君折枝

CP:甜妹*權臣

為了那點小時候的恩情,顧姣整整喜歡了趙九霄十年。

京城的人都知道她是趙九霄的小跟屁蟲,背地裏不知道有多少人笑話她,顧姣不在乎,她的心裏只有趙九霄,她盼著能夠嫁給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