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0章(第2/2頁)

大師兄私聊我:“遊樂屋裏的時間與主世界不同步,裴悅經歷數千個遊樂屋任務世界,主世界只是過去數千秒而已,這麽想就很快了。”

我:“這種時間不同步,我有點擔心自己會混亂。”

大師兄:“就當是高速看記憶,或者是看影視作品。一部兩小時的紀錄片,內含時間跨度甚至可能上億年,這其實就是省略了很多細枝末節、只抓重點的記錄和瀏覽方式。裴悅在遊樂屋中的經歷也可以看作類似的情況。”

大師兄:“實際上作為世界,遊樂屋內的場景、邏輯、人物,本來就有很多殘缺,只保證了裴悅可以感知的那些部分不崩而已。比如裴悅睡覺時,從他睡著到他醒來的這個時間段,你作為遊樂屋外的觀眾根本就看不到那個世界還有其他事情發生,似乎當裴悅睡著、失去了對世界的感知後,那個世界就不存在了。”

大師兄:“這個過客園完全是為了裴悅而存在的,裏面的所有事件邏輯都只是符合裴悅的認知,裴悅就是那許許多多遊樂屋的絕對主角。哪怕其中很多遊樂屋擁有一個完整的故事線,比如愛情故事,有男女主角,但那‘主角’只是演戲給裴悅看的而已,並不是那世界存在的根本。”

大師兄:“裴沙這一次能造出那麽多小世界,且這些小世界還都能相對穩定地存在下去,讓裴悅反復在小世界中進出也不崩,不是裴沙能力大增,而是裴沙這次並非按世界的標準來造的,它只是拍了一個個電影、短故事、景色紀錄片。每一個小世界有一條大致說得通的邏輯線便成了。”

大師兄:“跟網文寫手每天現寫現發的文似的,乍一看有模有樣,甚至可稱恢弘,但仔細一推敲,錯漏百出,連基礎概念都是亂的。那類世界經歷多了感到無聊是正常現象。其實都不用特意安撫裴悅的心態,將他放到主世界來穩穩當當生活三五個月,看看這個所有人都不是主角但所有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主角故事的世界,他會懂的。”

07247-申請參與

我:“區別也沒有那麽明顯吧?很多電影描繪人性非常深刻,也有很多作品精準預言了未來。那些人造的故事,本來也就是世界的一部分,不可能脫離世界這個基礎。”

大師兄:“是不可能脫離,也是反應了世界的一部分,但就只是一部分。可以理解為維度的差距。高維度比低維度包含的內容更多。裴悅厭煩了低維度,而到了高維度後,他很可能會重拾熱情。”

我:“如果他對主世界維度也厭倦了呢?”

大師兄:“他可以努力進入更高維度的世界,或者,像現在這般,努力搶救對本維度的感情。鬧到要離婚程度的夫妻,最後和好並過了一輩子的,也有不少。”

大師兄:“我們不能指望每當我們厭倦了一個世界時,都會有新的世界降臨到我們面前、讓我們探索,我們需要發掘舊世界中的各種不顯眼但好歹能吸引我們的小玩意。我們無法永遠在全新的海洋中遨遊,只能習慣在舊坑中努力挖掘點點新水滴。”

大師兄:“在我們有肆意開辟新世界的能力之前,都必須適應舊中生新的生活。新鮮感的維持主要不是靠碰巧偶遇,而是靠努力又熟練的挖掘。就像婚姻的維持不是靠濃烈火辣的癡迷熱戀,而是靠細心與耐心的經營。”

我:“……你幹嘛接連用婚姻來比喻?你在暗示什麽?”

大師兄:“遊樂屋中涉及到愛情的故事挺多的。”

我:“沒辦法,翻遍古往今來的故事,愛情的占比太大,連主要描繪戰爭或者疾病或者科學等的作品,都會點綴上愛情。照貓畫虎的遊樂屋也不能免俗。”

我:“你不用擔心,即使我在看裴悅做任務的過程中不斷仔細去看愛情故事,我也不會產生戀愛沖動。因為裴沙拿來造小世界的故事我全都看過,應該說是很熟,早就看膩了,裴悅對那些遊樂屋會那麽快產生煩膩感應該也有受到我的影響。”

大師兄:“我沒擔心這個。”

我:“所以你擔心的是?”

大師兄:“因為完全不擔心,所以才隨意拿來玩笑。”

我:“是這樣嗎?”

大師兄:“我申請參與裴悅的任務。如果裴悅做任務時卡住了、不知該如何完成了、面臨失敗了,我申請幫忙。雖然過客園是裴悅的主場,理論上其存在意義就應該是服務裴悅,但考慮到你有自找麻煩、自己給自己出難題的習慣,裴悅應該也會在他的主場中遇到他獨自解決不了、通過場外求助卻可以解決的難題。”

我:“批準你的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