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第2/5頁)

雖然他們沒有在嘴上稱呼駱時行為阿叔,但心裏卻還記得。

當年或許只是李旦的一句戲言,但這些年來,駱時行對他們兄弟幾個的確很好,來往書信關心他們的衣食住行,很多不能對父母長輩和手下說的事情也能跟他說,並且他從來不會說出去。

哪怕這麽多年沒見,大家依舊對他親近。

皇後劉氏因為當年他的救命之恩自然也是很親近他。

駱時行跟他們寒暄完畢就認真看了看武曌,武曌此時年紀已經很大了,保養的再好也能看出歲月流逝的痕跡。

她臉上難得顯得十分輕松,笑著問道:“看什麽?幾年不見便不認識了?”

駱時行微微放心說道:“沒有,臣是看太上皇身體康健,正開心呢。”

是的,武曌這次退位並沒有如同歷史上一樣依舊是太後,而是被尊為太上皇。

之前駱時行一直擔心逼宮事件再次發生,如今看來倒的確不像。

吃完飯之後,武曌讓李旦一家回去,獨獨留下了駱時行,然後轉頭問道:“你想問什麽便問吧。”

駱時行遲疑了一瞬:“您……是自願退位的嗎?”

武曌有些詫異地看了他一眼:“你在擔心……”

駱時行輕咳一聲:“陛下雖然溫潤如玉,但幾位皇子卻有十分出挑的。”

嗯,歷史上的景龍政變就是李隆基一手操控,雖然這些年來他一直跟李隆基通信,也算是了解對方,但對方也不可能把這種事情隨便跟他說。

而且之前其實也的確發生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情——張氏兄弟被李隆基帶人伏擊殺害。

只是這一次李隆基沒有直接沖進皇宮而已。

歷史的軌跡一樣又不太一樣,駱時行判斷不出如今到底是什麽情況,便直接問了。

武曌聽後微笑問道:“若不是,你待如何?”

駱時行認真想了想說道:“那……那臣要去跟陛下談一談。”

不過就算是談也很難讓武曌再復位,只是可以去爭一爭武曌該有的待遇。

武曌是從皇位上退下來的,那就不該再以太後的禮儀對待。

駱時行不懂歷史上武曌是不是真心退到太後的位置上,最後以皇後禮跟李治合葬,但現在他可以問一問。

武曌仿佛被他逗笑,一邊笑一邊嘆氣說道:“這些年,也就你沒變。”

駱時行抓了抓頭:“您這話好像在罵我不長進。”

武曌又笑了:“這樣也好,你放心,朕讓位給太子沒有別的外因,只不過是朕老了而已。”

隨著年紀增長,武曌的精力越發不濟,當初選太子的時候那些腥風血雨已經過多的消耗了她的心力。

而太子的人選,武曌說不上是好還是不好,卻也有一份私心在。

她看了一眼駱時行,眼前這個人過了這麽多年,眼底那一份清澈還在,看著他,武曌就好像看到了世間最美好的東西。

不忍打破,自然也不忍棄之不顧。

不過這些武曌都沒說,她只是忽然問道:“你找到你爹了?”

駱時行也沒打算隱瞞,大大方方說道:“是。”

武曌閉了閉眼說道:“去跟八郎說一聲吧。”

駱時行知道這就算過了名錄,起身鄭重對武曌行禮說道:“多謝太上皇開恩。”

武曌擺擺手,看了看他又看了看程敬微忽然說道:“還記得當初你曾經跑來求我賜婚嗎?”

駱時行聽後臉上一紅:“當年年少無知……”

武曌卻說道:“朕已經把旨意給準備好了,什麽時候行禮,你們自己決定。”

駱時行人都傻了,這什麽情況?武曌退位了就給他們賜婚了?

當然說是賜婚其實也不太正確,畢竟他跟程敬微兩情相悅從一開始就跟武曌沒關系,這個所謂的賜婚只不過就是過了明路,昭告天下他們的婚姻關系合法罷了。

一直到從宮裏出去,駱時行臉上還有些恍惚。

等回到家之後,駱賓王看他這個樣子不由得緊張問道:“這是怎麽了?”

難道是因為他被皇帝或者是太上皇責備了嗎?

程敬微含笑看了一眼駱時行說道:“沒什麽,就是太上皇賜給了我們一道旨意。”

駱時行回過神來恍恍惚惚看著他爹說道:“陛下……陛下給我們賜婚,還要參加我們的婚禮。”

駱賓王:????

他緩了一會才說道:“那……那你們想……”

他雖然能夠接受駱時行跟程敬微在一起,但卻無法想象兩個男人成親的場面,尤其是當兩個人都位高權重,不存在誰依附於誰的時候。

駱時行此時神魂歸位,眼睛亮亮說道:“擇日不如撞日,選個距離最近的好日子吧。”

太上皇都開口了,不趕快抓住這個機會錯過要後悔的。

駱時行其實不太在乎世俗的那張婚書,但是沒有就總覺得名不正言不順,等他跟程敬微結婚之後也就不會再有人跑過來要給他說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