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第2/3頁)

只是萬萬沒想到這些人居然就這麽沉默著接受了文書上所寫的那些,甚至不敢說出一個爭辯的字眼。

贊斜拉甚至還拍著胸脯說道:“殿下放心,我們回去立刻就做。”

說這些話的時候贊斜拉的心裏也在滴血,但沒辦法,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

駱時行看著這些人一個個跟鵪鶉一樣,一個字都不敢多說,一時之間忍不住有些感慨,早知道效果這麽好,剛進來的時候就直接大開殺戒了啊。

實際上如果他剛來就大開殺戒還真未必有這麽好的效果,因為這些人會反抗。

畢竟上來就殺的話,大家都不知道自己會因為什麽被殺,但駱時行一開始的懷柔政策讓這些人意識到只要聽話就能活命這件事情,而且越國公也不會真的把人往死路上逼,最多就是削一削肉,雖然疼,但是能活命啊。

這才是這些人如今聽話的真相。

贊斜拉的效率的確不錯,只用了半天時間,整座邏些城都已經傳遍了要減稅的消息,並且還說明了這是獎勵昨晚大家守城有功。

一時之間吐蕃百姓人人歡欣,原本他們都沒覺得還會有獎勵,以往吐蕃打仗,征召平民的時候也沒說給過什麽獎勵。

這麽一對比,大家反而覺得大周這位年輕的官員好像比贊普好哎,至少他給大家的好處是看得到的。

連平民立功都會有獎勵,那麽在軍隊之內立功獎勵是不是更大?

別說,還真有人跑去詢問,駱時行手下的軍隊已經習慣了對平民和顏悅色,這是種花家的傳統,這種傳統在這裏略有些格格不入,不過嶺南那個地方,本來也不知道大周的情況是什麽,倒也接受無礙。

如今面對吐蕃平民的時候,他們也都好聲好氣地回答了一些能說的,至於不能說的會告訴他們有保密守則,不能隨便說。

然而這些已經足夠了,駱時行給軍人的獎勵都是頂格的,屬於再高一點就要引起其他將領抗議的那種,獎勵不能提升,駱時行就從後勤保障下手,反正跟著他的人肯定不會吃虧。

受傷了,治傷不花錢,殘疾了就分配工作管一輩子,犧牲了也會有一大筆撫恤金並且還會惠及子女,反正各種保障都在那裏,基本上入伍這一輩子就安穩了。

於是許多吐蕃平民聽著就怦然心動,他們哪裏聽過這麽好的待遇,於是許多人都開始打聽大周要不要招兵。

一開始問的人比較少,大家還都不在意,等回頭問的人多了甚至那些平民發現大周的士兵都很溫和之後,還跑到他們軍營去問。

王安同得到消息的時候一臉茫然:“這都什麽情況?”

是啊,這都什麽情況?駱時行也有些摸不到頭腦。

而就在這個時候贊斜拉也跑過來問了一句:“殿下,您的隊伍還招收軍官嗎?”

駱時行頭上緩緩冒出個問號:“你問這個做什麽?”

贊斜拉搓搓手笑道:“我有兩個兒子,悍勇非常,想要讓他們到殿下麾下做事。”

駱時行聽到他這句話的第一反應就是贊斜拉是跑過來投誠的。

不過不對啊,如果是投誠的話,第一天他就該把孩子送過來而不是今天才過來問這個。

駱時行起身走到他面前伸手攬著他的肩膀拍了拍問道:“說實話。”

贊斜拉抖了抖,老老實實說道:“我覺得他們跟著殿下比較有前途。”

贊斜拉因為最近在搞稅收政策,所以對平民的動向十分關注,消息自然也都聽到了。

他的層次比較高一點,可以直接問軍官。

嶺南軍隊給普通士兵的待遇好,給軍官的待遇更好啊,到了一定職位,那是真真正正的三代都不用發愁。

那是連贊斜拉聽了都心動的事情。

他的家族雖然大,但繼承人只有一個,他有那麽多兒子呢,以後那些不太出彩的兒子要怎麽辦呢?尤其是好幾個都愛武不愛文,甚至還有些不太聰明。

送他們去軍隊贊斜拉是沒想過的,他們家族自己手下就有軍隊,幹嘛要送去別的地方。

所以將來他那兩個兒子大概率就是在自家的隊伍裏討生活,榮華富貴不要想了,能平安一生就不錯了。

現在有了更好的選擇,贊斜拉十分心動。

駱時行聽了之後頗有些哭笑不得,怎麽連他也來湊熱鬧啊。

他只好說道:“我手下的軍隊隸屬嶺南,你們應該也關注過那邊,嶺南的情況特殊,跟朝廷軍隊是不一樣的,所以他們去大周也未必就能有我手下軍官那樣的待遇,明白嗎?”

贊斜拉果斷說道:“我就想讓他們跟著殿下,實在不行當護衛也是可以的。”

駱時行是國公,這個爵位在大唐已經是一品的存在了,他的護衛地位也不低的。

一旁的王安同突然感受到了危機,警惕說道:“使君的護衛不是誰都能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