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第2/2頁)

其他家族倒是不必這麽趕盡殺絕,反正吐蕃王室沒了,剩下的那些家族彼此之間實力和道德層面都差不多,無論是哪一家登上王位,估計另外幾家都會不服氣,反而能夠形成一種制衡的局面。

至於接下來……那跟他有什麽關系?原本他跟小猞猁打完匹播城都要走了,結果黑齒常之跟王孝傑這兩個不爭氣的到現在都沒有消息,害得他跟小猞猁又要跑一趟。

把邏些城打下來已經算是他仁至義盡了,剩下的事情當然要交給朝廷去發愁。

吐蕃大論顯然還是想要保下都松芒布吉的兒子的,在來回拉鋸了許久之後,他最後無奈同意了程敬微的提議。

畢竟大周的軍隊正在逐漸逼近,他想要保下那個孩子是出於善良,不忍心見到效忠的王室就這麽被趕盡殺絕,但如果他連自己的家族都要保不住了,有哪裏還有余力去保護別人?

只不過想要誅殺都松芒布吉也不是容易的事情,都松芒布吉因為他的經歷,其實很難相信別人,就算是在王宮之中也是布下了重重禁制,一道又一道的關卡,就連駐紮的士兵軍隊都能達到五千人之多。

在這種情況下想要突破這五千人殺掉都松芒布吉真的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他就算是大論也很難一時之間調遣這麽多人馬過來。

更何況一口氣調這麽多人,都松芒布吉不可能一點都察覺不到,對方一旦察覺出來,事情敗露之下,可能他要先走一步。

所以大論直接聯合了其他家族,那些並沒有被程敬微選中的家族本身已經人心惶惶,他們都擔心等到大周打過來的時候,自己的家族會遭殃。

現在有大論帶頭,只要他們做到了程敬微的要求,到時候大論自然會幫他們跟大周求情,或許能保住基業也未可知。

於是在都松芒布吉還在思索怎麽打敗大周軍隊的時候,下面的人已經開始聯合起來思索怎麽殺了他了。

想要殺都松芒布吉必須有足夠的人手,集結的時候還不能讓他察覺出來,所以各家做得都很小心,這也就導致了行動並不怎麽快。

等到人終於集齊了,也商量好了動手的時間,他們發現都松芒布吉……離開了王宮。

都松芒布吉對大論是信任的,走的時候都帶著大論,但也正是因為這一份信任,大論甚至都沒來得及跟自己的同盟們提前通風報信。

因為從一開始都松芒布吉就是將人喊道宮裏秘議,等秘議結束之後就直接帶人離開了王宮。

大論只好抽空派人去告知自己的盟友讓他們給大周送信,告訴大周都松芒布吉要親征!

對於都松芒布吉這個決定,吐蕃從上到下都很懵,他們都不知道都松芒布吉哪兒來的勇氣去面對大周那素有戰無不勝稱號的雲鶴侯。

那位雲鶴侯是真的很邪性,從出頭到現在,數得上的戰事他就沒有輸過。

而都松芒布吉……被困在王宮那麽多年,別說打仗,連親自領兵訓練的機會都沒有,大家都懷疑他知不知道軍營到底是什麽情況。

大論之前也勸說了很多次,但都松芒布吉卻堅持說道:“他們大周不是有一種說法是禦駕親征能夠提升士氣,如今是到了該禦駕親征的時候了。”

大論:……

想要提升士氣您怎麽不早點行動呢?人家都要打到邏些了你才來提升士氣!

大論對都松芒布吉整個人都是絕望的狀態,最後他只好嘆氣說道:“試試吧。”

不行到時候他再反水。

只是都松芒布吉並沒有給他反水的機會。

整個吐蕃大概都沒想到他們的贊普居然還是個良將。

唯有程敬微在聽說都松芒布吉要親自帶兵的時候嚴肅說道:“我親自去會會他。”

之前程敬微一直都是讓王安同出去的,很少親自帶隊,他做得更多的是傳令,將各個隊伍綜合統籌,讓他們去最合適的地方。

雖然他們的隊伍有更好的武器也有更精銳的士兵,但打仗打的就是策略,策略強的話,他們能夠節省許多物資,同時還能減少士兵的犧牲。

不過那都是在程敬微確定王安同比對方的將領要強,就算程敬微的命令因為其他原因沒能及時到達,他也能隨機應變。

只是王安同跟都松芒布吉的打仗本領應該是在伯仲之間,而對方還有吐蕃贊普這個身份在,能夠調動更多兵力,同時給己方帶來很大的壓力。

算下來,也只有程敬微出馬才能抵消這一部分壓力。

駱時行聽了之後沉默半晌說道:“可是……斥候好像找到了黑齒將軍跟王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