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第2/3頁)

李旦一家都覺得駱時行是好人,在跟武曌聊天的時候自然也會帶出一些,武曌再一詳細問,便將李成器跟駱時行通信的事情說了。

李旦覺得跟駱時行相交之後學到的最有用的就是在面對他娘的時候必須足夠坦誠。

別藏著掖著,那樣就壞事兒了。

別說,這一招還挺有用的,反正李旦也覺得自己逃不出親媽的手掌心,放開之後母子之間的關系反而緩和了不少。

這樣武曌反而比下面人更了解珠崖州那邊的建設進度,心裏也很滿意。

實際上駱時行就是要讓武曌知道,要讓朝廷知道啊,搞建設這種事情那真的是可能埋頭幾十年都未必看得出多大成效,默默無聞的那一種。

駱時行不怕默默無聞,他就擔心朝廷什麽都不了解回頭覺得他在珠崖州做的不夠好,畢竟交州的發展大家有目共睹嘛。

可他又不好沒事兒閑的就給朝廷寫奏疏,主要是也沒什麽可寫的。

幸好還有個李成器跟他書信往來,通過這樣的書信讓大家知道珠崖州正在建設也挺好的。

因為合並,駱時行直接劃了兩個重點區域作為經濟發展的重心,一個是瓊山,也就是後世的海口,一個是崖縣,也就是曾經的崖州州城,而這裏在後世則是大名鼎鼎的三亞。

海口在後世的時候是一帶一路的戰略支點城市,同時也是北部灣城市群的重要城市之一。

駱時行也更加看重這裏,因為這裏距離徐聞很近,徐聞有著比交州還要大的港口,也是廣州最大的港口。

他看著輿圖盤算了一下,覺得他的一帶一路可以重新規劃一下。

哎,後世種花家的一帶一路是跟國際上的其他國家合作,到了他這裏一帶一路就只能在大周的地盤裏打轉了。

不過也沒關系,大周版本的一帶一路如果做得好,直接拉動內需的話,經濟也能快速發展。

瓊山跟崖縣兩個城市一個在珠崖州的最北端一個在最南端,正好能夠輻射周圍。

現在說把整個珠崖州全部發展起來也不太現實,只能一步一步來,而且當地人……他這兩天了解了一下,說實話,當地人的成分竟然比交州還要簡單一些——大部分都是流放官員的後裔。

這些流放官員因為各種原因在這裏娶妻娶妾,雖然他們是被流放,沒有了前途的人,但在當地人眼裏卻是高不可攀的存在。

跟交州那邊欺負流放官員不同,流放到這裏的人日子過的還不錯。

駱時行廳二樓之後心裏羨慕的不行,當初如果他來的是珠崖州……算了算了,如果真來這裏的話,說不定就遇不到程敬微了。

因為如今這裏算是駱時行的封地,駱時行完全有資格制定稅收,他壓根也沒指望通過這裏的稅收賺錢,有那個時間他還不如多搞兩支船隊呢。

就算是擴展甘蔗園也比從這些窮到快衣不蔽體的人身上剝削強。

所以駱時行制定的稅收都十分寬松,墾荒的前兩年是五十稅一。

如今的大周基本上是三十稅一,當然規定是這麽規定,真正實施起來可能就是二十稅一或者十五稅一。

其實要不是大周如今要打吐蕃,正在缺糧的時候,他都不想收稅了,交州一開始有些比較貧困的地方是墾荒前五年不交稅的。

但就算是這樣都時不時有人跑到刺史府門口來磕頭感謝,因為自從駱時行來了,苛捐雜稅一律都沒有了。

而這個破地方以前就算百姓不種地也是要交稅的,至於交稅的名目可太多了,現在家裏有棵果樹或者桑樹這種都要交稅的,就算百姓家裏不種樹,但這地方恨不得種子落地就能生根,不定從哪裏帶來的種子長出來了,但凡沒有來得及拔掉,那就等著交稅吧。

哦,有一些比較特殊的植物,能夠結果的那種灌木類型,哪怕沒長大也要交稅。

反正駱時行在處理當地情況,聽他們說當地一些稅收條目的時候,腦瓜仁都是疼的。

他就沒想過這個世界上居然能有這麽多稅收種類,簡直是漲見識。

也正因為如此,他廢了這些亂七八糟的稅收之後,大家都很感激,都覺得駱時行是上天看不下去這裏生活的人們的苦難,所以派了一個神仙過來帶他們脫離苦海。

只是想要完成任務的駱時行:你們倒也不必如此真情實感。

最絕的是也不知道外面的傳言都是怎麽傳的,當地百姓先是知道了他是火神的祭祀,這個身份更加奠定了當地人的認知——越國公就是神仙下凡來救他們的。

而駱時行的小字這些年除了親近的人也沒人喊,但是他用的東西很多地方都帶著各種貓貓造型。

於是有人聯想能力比較強——這位莫不是貓仙?

聯想一下那張精致到所有形容美貌的成語詞語都堆上也不過分的臉,好像也的確很符合人們對於動物修成精都是美人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