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第2/2頁)

哦,對了,這裏也是有名的流放之地,應該有不少官員被流放到這裏來,只是不知道之前被李氏子弟造反牽連了多少,還能不能找到合適的人選。

如果可以的話,駱時行傾向於被流放過來官員的孩子,倒不是說他們多好,在這裏出生在這裏長大的話,也未必把自己當漢人或者對大周有多少歸屬,主要是他們極有可能認字。

認字的重點不是讓他們做文字相關工作,而是可能比較講道理。

駱時行將這件事情也給提上重點,當然現在的重點是回頭先去看看哪裏更適合開荒。

不得不說這片地方其實比交州開荒容易一點,雖然也有山,但不像那邊那麽密集,開荒真的就是在山裏找平原。

讓駱時行沒想到的是第二天雨停了之後,還沒等駱時行去派人尋找合適的人,就已經有人找上門毛遂自薦了。

這些人裏好多都是剛被流放過來滿一年的人,甚至有一些還是來俊臣的同黨,只不過因為他們的罪名比較輕,所以沒丟了性命只是流放。

按照道理來說,這些人應該是恨駱時行的。

不過問題在於他們的層次還沒到那個地步,就算恨也沒用,神仙打架凡人遭殃,他們就是那個凡人。

更何況都快活不下去了,什麽恨啊愛的也都隨風而逝,現在終於有了機會,他們當然要趕緊過來抱大腿。

畢竟是新流放過來的,很清楚這位越國公的本事,他們現在反而擔心的是越國公會因為來俊臣的緣故不收他們。

駱時行了解了一下這些人之後倒是沒想那麽多,這些人雖然在來俊臣手下,但是沒死就說明壞的不夠徹底,或者有一些壓根就不明白自己跟酷吏是一黨。

所謂結黨也是一層一層下來的,地位太低的人甚至可能不知道自己這一黨的頂頭老大是誰。

當然要說他們是好人倒也不是,可不是好人才好啊,駱時行壓榨起來就沒有心理負擔了。

不過這些人來的時間太短,對當地的了解還不夠多,於是駱時行幹脆讓這些人去找被流放多年的那些人過來,更當地人來往密切的更好。

而他自己則先繞著巡視一圈。

這一圈下來,看一眼發現能夠開荒的地方很多,或者說這破地方的荒地很多,不過大概因為氣候適宜,水果種類繁多,就算不事生產吃那些東西也餓不死,所以當地的農業發展的並不是很好。

駱時行沒幹別的,直接劃了一大片地,少說也有個上百畝,然後讓人整地,開植蔗溝。

他記得海南這個地方比較適合種植甘蔗,主要經濟作物也是甘蔗。

哪怕朝廷都盼著能夠多產一點糧食,但也不能把所有的希望都壓在那上面嘛。

交州能夠種植甘蔗的地方不算很多,而且駱時行還在嚴格控制種植甘蔗的土地面積。

沒辦法,甘蔗產糖,在整個大周如今只有交州能夠種植甘蔗的情況下,糖的價格沒辦法下降太多,糖的價格高甘蔗的經濟價值也跟著高,很可能會有人為了多賺錢而不種糧食轉而種甘蔗。

所以之前駱時行壓根就沒有廣泛推廣甘蔗,交州百姓吃飽了不能不管天下人啊。

當然百姓肯定想不到那麽多,所以就看當官的良心了。

如今到了這邊發現氣候和地形都很適合,也不用擔心會跟農田搶種植地方,那還不趕緊大肆推廣。

而在種植甘蔗之余,駱時行也開始征發徭役,不過這一次征發徭役不是為了搞基建,而是為了種樹!

什麽葉子芭蕉菠蘿蜜都要大面積地種上。

在後世這些東西是則一片地方綠化的主要樹種,而駱時行種植它們可不是為了綠化,實際上這個時代根本不需要為綠化發愁。

他是需要這些樹來抵擋台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