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第2/2頁)

嗣王、郡王的食邑是五千戶,而國公是三千戶。

但是駱時行的食邑是實封,是的,這一次依舊是實封,甚至都沒人反對。

因為駱時行的封號是越國公,實際上嶺南有一部分就是自古以來的越國國土,只不過是沒有現在嶺南的範圍那麽大而已,反正這裏本來就是他的地盤,實封就實封吧。

嶺南的稅收大家從來就沒指望過,而且駱時行當越國公之後說不定稅收可能比之前還要多,畢竟這片地方的稅收多寡跟他的收入也掛鉤,怎麽可能不努力?

在這種情況下,國公府是一定要建的。

駱時行想了想說道:“國公府是要在封地之內的吧?交州不算我的封地啊。”

歷史上真正囊括嶺南的越國其實是南越國,南越國的範圍是後世的廣西和廣東一帶,他的封地也是在那邊,所以可以說只有交州不是他的封地。

眾人:……

他們幾乎不用猜就知道駱時行想要說什麽,李遊道心很累地說道:“交州是不是留不住你了?行了行了,你去跟山君說,讓他幫你營建國公府吧。”

看看駱時行的封地就知道廣州是唯一一個適合營建國公府的地方,可想而知,駱時行肯定是想要過去的。

駱時行嘿嘿笑道:“我這個交州刺史也不知道還能當多久。”

其實能當上國公的基本上都到中樞去了,至少是六部的主官,九卿都可能委屈,甚至大部分都是宰相。

只是駱時行能被封為國公,但要讓他當宰相估計連狄仁傑都不同意。

開什麽玩笑啊,駱時行才二十多歲,現在當宰相,萬一他活得長,未來好幾十年把持朝政……想一想就覺得可怕。

只要不出意外,武曌必然活不過駱時行,甚至連李旦和李顯也不能,更不要提這哥倆本身資質也就那樣,未必是駱時行的對手。

等時間長了,駱時行勢力空前強大,能夠掌控朝政的時候,說不定就來個謀朝篡位。

不是狄仁傑覺得駱時行人品不好,主要是人總是得隴望蜀,而駱時行這個人……是很奇怪的,他的忠誠似乎並不是給君主,而是這個國家。

也就是說,只要他認為對這個國家好的就會去做,對君主只是保持著敬畏,哦,這還是對女皇,如果換了一個不怎麽樣的繼承人,可能敬畏都沒了。

不得不說,狄仁傑看人眼光還是很準的,所以對於駱時行爵位是國公,但還在當著嶺南經略使這件事情大家都保持沉默。

不沉默不行啊,他入了中樞就得有人走了,而且他不可能獨身一人過來,必然要帶著自己的人,到時候不定要擠走多少人,還是維持現狀的好。

駱時行沒想那麽多,只是開開心心地給程敬微寫信,讓他幫自己建國公府,等到建成之後,說不定他就可以搬過去啦。

程敬微收到駱時行的信之後轉頭看了看窗外的桃樹,小猞猁……又升官了啊。

人家在交州都開疆拓土了,他在廣州還在跟當地的政務死磕。

雖然大族被他打散了,但是中小家族還有啊,不能真的都給滅了,打壓一波拉攏一波,帝王平衡之術被他用的爐火純青,可這些都是水磨功夫,最好的預期也就是過年之前都搞定。

不過升爵位也有升爵位的好處,這不是國公府就要弄來廣州了嗎。

程敬微直接將手裏的事情都交給王璿,轉頭讓人招來了當地最有名氣最靈驗的風水先生去選國公府的位置。

王璿:……

他錯了,他不該以為程敬微比駱時行靠譜的,這倆一遇到跟彼此有關的事情都是一樣的德行。

修建國公府不是個小動靜,廣州這邊從上到下很快就都得到了消息,原本還在想著聯合起來跟刺史抗衡的商會們聽了之後差點一口氣抽過去。

他們火速召集了所有人,中心議題:越國公如果真的來了廣州,他們還有活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