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第2/3頁)

武承嗣震驚:“他居然還記得這些?”

別是隨便寫的吧?

不過想想駱時行的個性就知道,程敬微或許會隨便寫,但駱時行個性認真肯定不會拿過來。

駱時行一臉奇怪:“這些都記不住怎麽當司馬?”

武承嗣:……

他忽然想起了駱時行之前那一連串的問題,當時在侯府他被問懵了,覺得駱時行說得很有道理,等回去之後他找人過來討論了一下,當場就有人說陵定侯是在敷衍他,這世上哪有人能對這些東西如數家珍?就算皇帝也不行啊。

然而現在他發現,駱時行或許還真沒有敷衍他,他手下的司馬都要記住士兵數目,軍械庫裏每一種武器的數目和磨損程度,他記得交州每個縣的人口和大概稅收,這都是真的。

所以……問題難道是出在他們這裏?

武承嗣整個人的三觀都被震動了一下,原本他這樣的官員才是大多數,沒人覺得有什麽不對,然而如今有人用實際表現告訴大家,你們都是不合格的。

這種感覺真的太奇怪了。

駱時行見他表情古怪也沒說什麽,他只是說道:“跟你商量個事情。”

武承嗣回過神來問道:“什麽事情?”

駱時行解釋說道:“是這樣的,你看我也出來很久了,實際上從之前過來洛陽到現在,我都沒怎麽回過交州,時間太長了,我也該回去處理事情,要不然怕出亂子,你這裏我看章程都已經定下來,只是等各州報上數據,接下來按照章程來走就好,這裏也不需要我了對不對?”

他這麽一說,武承嗣立刻伸手抱住他的腰:“不行不行,你可不能走。”

駱時行被他嚇了一跳,然後伸手拍著他的頭:“放手放手,再不放手我揍你了啊!”

說話就說話,動手動腳的幹什麽,這要是讓程敬微那個醋桶知道,你就算姓武也要小命不保了啊。

武承嗣聽到這句才松手十分嚴肅說道:“還是再等等,都捋順了之後再走,之前這些章程只是理想狀態,萬一出點什麽事情……”

駱時行看了他一眼費解說道:“洛陽就沒有其他人了嗎?我不在這裏的時候朝廷不是運轉地好好的?”

武承嗣聽後有些不好意思地撓了撓頭說道:“那個……我跟姑母說,一定能夠辦好這次的事情,當時武三思正好在場,他故意問我需不需要幫忙,我這一生氣就告訴他不需要別人幫忙,這不就……”

駱時行:……

他懷疑武三思是故意這麽說的,根本就是摸透了武承嗣的脾氣啊。

武承嗣都這麽說了,他也不好還要提前走,只能悶悶應了一聲。

駱時行自己都沒想到,原本他還想著等廬陵王回來之前就離開,不摻合這復雜的事情之中。

李氏和武氏之間,他站李氏,許多朝臣縱然表面上不說,但心底肯定是贊同的。

但如果是李家的兩個人之間爭奪位子,他再摻和進去,那怕是要一世英名毀於一旦。

可偏偏,廬陵王到洛陽的時候,他還沒能回去。

為此,甚至還要跟李旦和武承嗣他們一起去接廬陵王。

哦,其實也不僅僅是他們,宰相和大部分大臣都出動去接了。

這個規模,就算是太子歸來也不過如此。

駱時行看著李旦臉上帶著笑意,看上去十分放松的樣子忍不住問道:“廬陵王回來了,皇嗣如何打算?”

李旦四下看了看,發現沒有人在盯著他便低聲說道:“三郎回來正好可以繼續當太子,反正父皇本來就立他為太子。”

駱時行貓軀一震,特別想問問他:你就這麽放棄了?

不過回過神來想一想,他知道歷史軌跡,所以知道李旦現在沒事,而身在其中的李旦可能會很開心自己身上的壓力小了很多。

哪怕這樣想可能不太厚道,覺得有些對不起哥哥,但他日子實在是過的太難了,不想再這樣繼續下去。

駱時行也不能直接說你三兒子很有本事,是當皇帝的料。

這麽一想,他或許能夠改變一件事情,但並不能左右人的思想。

他忽然也放松了不少,他已經努力做到自己能做的,接下來就交給天意吧。

廬陵王一家來的不慢,座駕也並不是親王儀仗,而是一切從簡。

饒是如此,當他見到百官相迎,從車內出來的時候,還是激動的熱淚盈眶。

多年的流放生涯讓他看上去比較滄桑,比李旦老很多。

李旦雖然在京中擔驚受怕,但衣食住行勉強還是能夠保證的,但是李顯就慘一點,不僅每天擔心自己會步上二哥的後塵被逼自殺,還要面對缺吃少穿的惡劣環境。

如今朝堂上的人已經換過一茬,對李顯都不怎麽熟悉,倒是李旦看到李顯之後顯得十分傷心:“三哥,你……你怎麽老成這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