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第2/2頁)

武曌對於這倆孩子的辦事速度也十分滿意,當初任命他們兩個為主副官的時候,也不是沒人反對,只不過最後都被武曌給按了下去。

如今看來這倆孩子的確是有點本事,雖然程敬微戰功卓著,但打仗後勤也很重要,駱時行在這方面也算是行家。

只是對於程敬微和駱時行兩個人的論功行賞,武曌卻沒著急,只是說道:“如今叛軍尚未完全清剿,待完全平叛之後再行封賞。”

現在論功行賞也就是讓駱時行跟程敬微兩個人的勛爵稍微往上加一點而已,但若是等到結束的時候再論功,這倆孩子說不定能夠真的封爵。

這個爵位可是跟那些勛爵不一樣的,勛爵只是名頭好聽,但是真正的爵位有封地有稅收,甚至還有就藩的可能。

武曌不想來回來去的討論,就等著這倆孩子把事情都搞定之後,順手再來一波大的。

朝中大臣:……

他們當然知道現在就論功行賞有點早,但這不是想要把蕭善詩的事情先略過,拖一拖冷一冷,甚至再等等,說不定蕭善詩的弟弟比她的軍功還高的話,到時候就名正言順將功勛給她弟弟了啊。

可惜女皇不配合,既然如此那就換一個方向,正巧駱時行還給他們提供了一個話題——嶺南貪墨案。

糧倉空著多一半,吃空餉的人數成為大唐之罪,這上面的數據每一項都讓人覺得駭人聽聞。

這裏面甚至還直接暴露了另外一件事情那就是一州刺史貪墨也就是影響一州,但是嶺南五管的經略使貪墨,那直接就是吸血五個州。

本來這一次叛軍勢如破竹的占據了那麽多地方就讓朝中上下都覺得顏面無光,氣得不行,現在終於是找到了突破口——原來是因為經略使貪墨才導致這個結果。

如果糧草夠並且折沖府有足夠的兵力,嶺南那些地方不可能陷落這麽快!

這件事情讓所有人都生氣,雖然這年頭沒有什麽真正的清官,但大家其實都很有默契,就算貪也是在一定的範圍內,這樣安全不容易被定罪也不會影響什麽。

經略使這吃相就非常難看了,再加上他縱容長子貽誤軍機,直接數罪並罰,最後的結果就是經略使全家下獄,經略使本人和長子砍頭,剩下男子和女眷充奴。

這個判決看上去有些重,但是只要看看影響就知道也不是很重,畢竟他可是間接導致了邕州州城被屠。

哪怕不提百姓,邕州刺史一家的性命他就賠不起。

這件事情並沒有討論那麽長時間,真正讓大家討論的其實還是另外一件事情——嶺南經略使到底有沒有必要。

這個位子上的人必須腦子清楚才能讓嶺南足夠穩定,至於繁榮……大家就不想了,能不三天兩頭造反已經很不錯了。

所以非常依賴官員本人的能力,基本上就是屬於遇到一個好官,嶺南就穩定,遇到一個廢物,嶺南就是現在這個樣子。

所有人都覺得這個經略使其實可以不要,一個經略使影響範圍這麽大實在是有些讓人接受不了。

尤其是一開始設置經略使其實就相當於是一個行軍大總管的常置,為的就是鎮壓住嶺南別鬧事,別出問題,結果現在直接反向作用誰受得了啊。

有人覺得經略使不該再繼續設置,但也有人覺得需要一個經略使,不過要選一個能力強的人,不能再選當地人,否則當地人串聯起來也不安全。

那麽問題來了,那邊排外啊,你不選當地人朝廷派官員過去什麽下場大家都知道的。

武曌看著朝上你來我往吵的那麽熱鬧心裏明鏡一樣,知道這根本就不算什麽大事,被拿上來講不過是因為他們想要略過蕭善詩的封賞話題而已。

所以她直接快刀斬亂麻:“讓交州刺史暫代經略使一職,厘清嶺南五州之事再卸任。”

本來已經都要從廣州回去的駱時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