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第2/2頁)

等後來駱時行寫信回來派交州兵馬過來他頓時就放心了不少,交州的士兵人數不多,但個個精銳這是經過驗證的。

只要他們來了,這叛亂還不是立刻就平了?

這一刻這場叛亂在嶺南經略使看來已經不算什麽,他不復之前的驚慌開始思索能不能在這件事情中得到些好處。

他年紀差不多了,估計沒兩年就要上奏疏乞骸骨,按照他的想法自然是想要將經略使的位子交給自己兒子的。

但朝廷如今對嶺南的關注不低,從交州那一系列事情看就知道朝廷未必還會選當地人當經略使,很可能從朝中派一個空降過來,再加上有交州刺使的幫助,立足不是問題。

嶺南經略使雖然不是很聰明,但好歹當了這麽多年的經略使,有些事情還是看得出來的。

在這種情況下,他兒子想要上位就必須有讓人無法反駁的理由,還有什麽理由比得上軍功呢?

於是嶺南經略使就想辦法讓自己兒子也帶兵去了。

自古以來對於必勝的戰爭基本上都是這樣,派一支主力隊伍過去,然後再拖著一堆去戰場上鍍金的拖油瓶。

好在嶺南經略使心中有數,只派了長子過去,並且在臨行前耳提面命讓他一定要努力,有了戰功經略使才能想辦法把兒子的官位往上提一提。

然而他不叮囑或許還好,他一叮囑就壞菜了。

這孩子也知道自己家的情況,自然知道老父親是想要讓他當經略使,於是他就覺得既然如此當然要以他為先,若是讓別人殺敵俘虜首領的話,那哪兒還有他什麽事兒啊?他上哪兒找軍功去?

這人分析了一遍之後覺得最可能跟他搶軍功的就是交州來的人,於是他打定主意一定要嚴防死守這些人,不能讓他們有機會搶奪自己的軍功!

於是等交州兵馬到了那裏之後卻被安排在大後方,天天無所事事,想上前線?不好意思,經略使家的公子不讓!

若這位公子真有本事也就算了,但問題就在於他沒本事啊,他若真有本事還用得著經略使這麽處心積慮給他尋找立功的機會嗎?

但凡他差不多一點,朝廷就算想要派人空降都要掂量一下。

結果就是這位自己廢物偏偏還自視甚高,亂指揮一通之後的確是抓了幾個小頭目,結果他還沒來得及高興就發現身後的老家快要讓人抄了——原來對方聽聞交州派人過來也擔心,不敢硬碰硬,便留下一部分人佯裝攻擊廣州,大部分軍隊轉道去了桂州。

交州領兵的折沖府旅帥差點要被氣死了,一開始他不敢動是因為對方的官職比他高,在沒有更高品級的人壓制的情況下,他肯定不能以下犯上。

但這廢物什麽情況他看得清楚,在發現對方打仗如有神助的時候就懷疑了,反正沒事做,他索性就派斥候去探聽消息,結果探聽完畢之後覺得對方人數不太對,便報了上去。

結果打了幾場勝仗就不知道天高地厚的玩意不僅沒放在眼裏,還斥責說道:“你不過就是見不得我等立功,不要擾亂軍心!”

旅帥思索再三給交州那邊寫了封信過去,李遊道在知曉之後立刻回信:按照你的想法打,不用管那人,出了事還有刺使呢。

李遊道這麽說倒不是甩鍋,只是他說他擔著也未必有力度,而駱時行的性格他們都很清楚,若是遇到這種事情他肯定會支持旅帥的想法。

自家手下的兵都是什麽素質他們清楚得很,怎麽可能相信那個廢物而不相信自己人呢?

旅帥放下了心,轉頭便去找廢物辭行說道:“郎君真乃奇才,如此區區亂黨絕不是郎君的對手,我等也不必在這裏停留,徒增消耗,還請郎君準許我們回交州。”

廢物一聽也是這個道理,便說道:“你們走也可以,把糧草留下來一部分吧。反正你們交州糧食不少。”

旅帥當場氣得臉都差點扭曲了,但為了不貽誤軍機他還是忍氣答應了下來,然後轉頭帶兵直奔邕州。

可惜來往書信還是耽誤了一些時間,等他到邕州的時候,邕州已經被叛軍占據,並且邕州城已經被屠城。

除了邕州之外,另外的桂州也差不多,只不過比邕州好一些,因為桂州司馬曹玄靜還是有點本事的。

駱時行看完之後當場氣得差點將奏疏扔在地上,勉強忍住了之後還是沒管住自己破口大罵:“禍國殃民的廢物!”

雖然這幾個州距離交州都不近,但現在誰不知道交州那邊產糧多啊?整個嶺南大部分糧食都已經是交州供應的了,叛軍糧草不夠的話必然要跑去交州劫掠,首當其沖的便是……北帶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