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第2/3頁)

武承嗣眼睛一轉問道:“賣不賣?”

駱時行說道:“賣啊,當然要賣的,只是之前產量不怎麽高,所以一直沒有運過來。”

武承嗣頓時十分開心,駱時行在洛陽的生意是跟他和太平公主合夥的,有新東西賣就代表著能賺錢,他怎麽能不開心?

要知道前幾個月玻璃制品的銷量分紅抵的上他一年所有收入總和了!

一旁的太平公主舉起透明的玻璃酒盞問道:“這酒呢?也是新弄出來的?什麽時候賣?”

海鮮當然是要配酒的,一般而言這個是時候都是配黃酒,只不過駱時行這一次專門帶來了白酒給大家品嘗。

在聽到太平公主的問題之後他立刻擺手:“這個不賣,你們若是喜歡我就送你們幾壇,宮中若是需要就專供宮中所需。”

太平公主有些奇怪:“為什麽別的都賣,這個不賣?”

駱時行解釋說道:“這個酒要賣價格就會很高,最主要的是需要的糧食很多,我擔心到時候會有商人為了賺錢大肆收購糧食專門用來釀酒,最近這幾年天時不好,糧食本來就少,若是再讓他們大量收購糧食釀酒,造成糧價飛漲,到時候要出問題的。”

他這話說完了之後一直沒怎麽加入聊天的武曌和李旦都忍不住看了他一眼。

太平公主釋然笑道:“原來是這樣,你年紀不大,操心的倒是不少。”

一般地方官員能把自己下轄的那片地方管好就行了,一般不會特別關注別的,像是駱時行這樣的反而少。

駱時行苦笑說道:“哪兒是我操心啊,交州連續多年都不太平,雖然跟釀酒沒關系,但歸根結底還是因為沒有糧食吃不飽,道理都是相通的。”

他這麽一說,武承嗣頓時面露同情,他看了一眼武曌,眼睛一轉說道:“讓你這麽個小郎君去那獠人的地盤當刺使也的確是為難你了,姑母,我看不如把無咎調回中原吧。”

武承嗣這話一出口,駱時行差點把嘴裏的酒給噴出去。

他一臉震驚地看著武承嗣心想我對你不錯啊,你怎麽還坑我!

誰要來中原啊,中原內部無論是哪個地方勢力都盤根錯雜,那可不是武力值高就能解決的問題。

說明白點就是,你打了小的到時候就會來老的收拾你。

交州就簡單多了,因為交州太過封閉,就算有大家族也都是在當地盤踞,如果他們真的惹惱了駱時行,駱時行能夠把他們一鍋端,根本沒有後患。

而且他的行事作風到了中原估計也會水土不服,更何況他身邊的先生們才是最大的助力,先生們年紀大了,過了勾心鬥角爭權奪利的年紀,再加上駱時行對他們都很信任,所以州府內部是沒有鬥爭的。

換一個地方,萬一再有個心大的想要幹掉刺使自己上位,或者是那些人背後都有各自利益集團,他還不夠操心的呢!

駱時行連忙說道:“我資歷太淺,在交州還能混一混,回來的話怕是要先學習一下才行。”

他一邊說著一邊偷偷看了一眼武曌,生怕武曌會動心真的把他給調回來。

武曌沉吟半晌說道:“交州如今的確發展的不錯,朕再看看吧。”

駱時行:???

陛下,陛下你怎麽了陛下?別聽武承嗣胡扯好嗎?這有什麽好考慮的?

駱時行心中焦急,卻也只能笑著說道:“中原當然好,只是臣給交州制定了十年規劃,不完成的話總覺得有點可惜。”

武曌很好奇:“十年規劃?什麽規劃?”

駱時行硬著頭皮說道:“其實也就幾個方面,第一就是海上香料之路的擴展,之前臣曾在奏疏中提到過的島嶼只有臣知道方位,到時候臣必然需要親自走一趟的,還有就是陸路需要跟中原打通,只依靠海路還是有些單一,然後就是經濟方面,拉動內需增加外資引入,軍事方面的話主要就是守好邊境,大家所熟知的六詔一直蠢蠢欲動,但其實除了他們林邑國也有點不安分。”

駱時行越說越順暢,他這個人不太喜歡把還沒做到的事情拿出來宣揚,不過他轉念一想,反正沒有落在字面上,只是一個自己的預期,他也的確是這麽想的,至於中間會不會遇到什麽麻煩,誰也不知道。

眾人聽得一愣一愣的,無論是太平公主還是武承嗣都忍不住咋舌,這真是方方面面的計劃,看得出駱時行是真的在用心治理交州。

就連李旦都忍不住將目光轉移到駱時行身上,他是知道駱時行的,雖然這是第一次見,但是當初駱時行往京中送東西的時候也給他送了一份,甚至送給他的東西比太平公主的還要好一些。

此後但凡駱時行往京裏送東西,或多或少都有他的一份。

給他送東西的人不少,但一般都是意思意思表示沒忘記他這個皇帝,很多時候他得到的東西其實還沒有太平公主那裏好,甚至很多東西壓根就不會到他手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