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第2/2頁)

不管怎麽說先建起來就行了。

駱時行其實早就將建港口的錢都給準備好了,他跟崔神基商量了半天,最後決定先做一個小的港口,用來停泊現有的貨船,以後如果需要的吞吐量上去再擴建。

而與此同時,旁邊的物流園也要做好,周邊的路也要慢慢修。

不過前期修建的港口其實並不需要多少錢,路也不著急,因為材料其實都能在當地找到。

至於之前說的缺人手,坦白講,其實是不缺的。

在交州西邊搞建造的確不容易,因為要錯開農耕的時間,一年到頭能夠招工過來搞建設的時候並不多,但是東邊……那邊的水土壓根就不適合種地啊,農民拼了命一年也拿不到多少收成。

最主要的是他們培育的狸奴一號壓根就不適應那邊的鹽堿地,駱時行當時知道的時候也是醉了,但是一時半會還沒辦法去研究適合鹽堿地的品種。

不劃算,有那個時間不如研究適應中原氣候環境的品種,對整個大唐來說更好一些。

所以他們完全可以不管農時招工,對於當地漁村的漁民來說,這反而是不錯的收入。

顧慮到當地交通不發達,給錢也不一定有地方花,駱時行決定所有的工錢全部用糧食來結算。

不過他也強調了最重要的一點,一定要管好那些人,別起沖突別有小偷小摸。

崔神基也知道了駱時行跟程敬微被碰瓷的事情,當場臉就黑了。

這倆孩子是他們從小看著長大的,他們這些人年紀大了,自然是喜歡小孩子的,都把這倆孩子當成自家的看待,聽到自家孩子在外面受欺負怎麽可能高興?

雖然……駱時行跟程敬微兩個也不是那麽好欺負的,但崔神基還是生氣,決定回去就要讓下面人招工的時候嚴格一些。

是以駱時行在看到崔神基搞出來的那些臨時律法的時候,整個人都呆住了——這份律法之嚴格比之秦律也差不了多少了。

要知道大秦律法嚴苛可是出了名的。

他有些不安說道:“這……這是不是太嚴格了?”

程敬微卻很贊同:“那邊的人之前的生活太過閉塞,你忘了之前北帶縣什麽情況?當初我們定的律法不也很嚴格嗎?更何況先把那裏的人鎮住,之後我們開船廠也容易。”

崔神基聽了之後十分詫異:“還要開船廠?”

駱時行認真點頭:“對,我們先去廣州的船廠買艘船回來,然後先造一些我們自己用,以後再造更好的。”

不是駱時行不想造更好的,實際上他連圖紙都設計出來了,只不過,再先進的圖紙沒有成熟的匠人也是空中樓閣。

交州沒有港口,所以駱時行讓人去買船,同時也想看看能不能招到一些熟練的匠人,然後再派自己人學習,要不然自己人一點點摸索也挺難的。

崔神基聽了他的計劃之後雙眼放光問道:“使君設計好了新的船?”

駱時行猶豫了一下還是將圖紙拿出來給他看,外形上面,肯定是盡可能的用最適合時下的形態。

這個最適合是要根據這個時代的建造工藝來的,畢竟後世那些船體現在很可能也造不出來。

其次就是內裏,因為主要是貨船,所以在排布上都是以運貨為主要的,有易碎品區還有生鮮區之類的。

不過最讓崔神基關注的就是分解圖上畫有車輪一樣的東西,每個車輪上卻都有楫,也就是槳片,看上去十分奇怪。

崔神基問道:“這是船槳嗎?怎麽看上去有些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