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第2/2頁)

建港口或者鹽廠最好還是在荒無人煙的地方,窮山惡水出刁民不是說著玩的,這些人不僅沒讀過書,還不知道律法是什麽,做事情全憑一代代傳下來的“習俗”。

想一想就算後世種花家文盲率都降到了世界最低,但不還是有人覺得信號基站有輻射,死活不讓裝嘛。

如果當地有人的話誰也不知道會出什麽情況,甚至說不定工人還會跟當地百姓起沖突。

反正交州地盤大人口少,選一個沒有人的合適地方倒也不難。

駱時行把他這個想法說了之後,程敬微笑了笑說道:“是不是我們還要感謝這些人提醒?”

駱時行拍了他的腿一下:“少胡扯,誰願意遇到麻煩啊。”

想一想這一趟出行好像也沒他想的那麽開心,尤其是住在外面蚊蟲都比平時多,還要讓手下的兵和仆人晚上值班給他們換藥粉。

想到這裏,駱時行就很想回去了。

好在其實也不全是壞消息,等他們回到營地的時候,海鹽已經出來了一批。

剛出來的海鹽比井鹽要稍微細膩一些,不過顏色略微發黃發黑,需要進一步加工過濾才行。

駱時行抓起一把海鹽看了看之後便說道:“把這些鹽溶於水再重新煮一遍。”

這算是比較簡單的過濾方法了,眾人雖然不知道他為什麽這麽做,但還是按照他說的將鹽溶解在燒開的幹凈水裏繼續。

等這一遍煮完之後,出來的鹽就比較接近後世那種潔白細膩的海鹽了。

駱時行將海鹽裝起來,滿意地點點頭說道:“行,挺好,這下子就有理由了。”

這鹽的品質比起井鹽來分毫不差,制作工序不同,也不好說哪個更省錢,但海鹽對地理位置的要求沒那麽苛刻嘛,井鹽也要找到地下有鹵水的地方才行。

弄出了鹽,駱時行的目的達到了一半,另外一半也差不多,他已經選好了建港的位置。

他心情一好就想起之前有點饞魷魚,可是又不能出海釣魷魚,想了想之後他讓人弄了一堆竹筒過來特地跑過去埋在灘塗裏面,上面只露出竹筒的口。

程敬微有些好奇問道:“你這是在做什麽?”

駱時行說道:“海裏有一種東西味道很不錯,不過生活在水比較深的地方,漲潮的時候它們可能會跑到灘塗上來,這些小家夥喜歡這種狹小的地方。”

他把竹筒放到裏面之後,他還放了一點點餌料進去。

起身的時候有些遺憾說道:“太倉促了,應該在竹筒口再個網口,不過,湊活著吧。”

反正他也只是試一試,有更好,沒有也就沒有了。

在駱時行放置竹筒的時候,王安同也帶著手下在放置,整個灘塗上好多都是他們挖出來的竹筒坑。

駱時行心滿意足地回去睡覺,第二天等到快下午的時候潮水才完全褪去。

駱時行早就眼巴巴的等著退潮了,潮水褪去之後,他立刻拿著準備好的工具跑去看看自己的竹筒。

這些竹筒周圍的泥土昨天都已經被挖得很松散,但現在卻被那些泥給裹得嚴嚴實實,想要把它們挖出來也不容易。

竹筒裏面也都是泥,從上面黑乎乎的,根本看不出有什麽,駱時行帶上手套,吭哧吭哧的挖竹筒。

費勁巴力地挖出來一個,然後倒入海水再倒出,倒出來的時候他十分小心翼翼,生怕有什麽東西跑了。

結果一直到把裏面的水都給倒空也什麽都沒有,他不死心的往裏面看了看,發現竹筒依舊空空。

駱時行放下竹筒嘀嘀咕咕地安慰自己:“沒關系,本來也不是每一個都會有的。”

於是他又吭哧吭哧挖第二個,結果第二個也是空的。

等到第三個的時候,駱時行雙手合十說道:“事不過三,這個可不能再空了。”

事實證明這個的確不是空筒,駱時行在倒出來一個大海螺之後興奮的已經忘了自己之前的目的是什麽,開心說道:“這麽大的螺哎。”

他一邊說著一邊伸手過去拿那只大海螺,還想研究一下那只海螺到底是什麽品種。

結果拿起來之後他的笑容就慢慢收了起來,這螺……怎麽這麽輕啊?

駱時行心裏有了一種不太好的預感,他把海螺拿過來翻開一看就看到裏面一只奇怪的小螃蟹竄出來,跟他打了個照面之後,連滾帶爬的從他手上掉在地上慌忙跑走了。

駱時行:淦,寄居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