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第2/2頁)

性狀穩定並不代表真的能完全控制植物生長,駱時行不知道後世是不是做到了,但如果做到了也是需要花費許多心力去研究,去穩定性狀。

如今他們沒有那些條件,能夠讓狸奴一號保持六成以上是四分蘖已經很不容易,剩下的少一點也並不影響什麽。

巡察使倒是沒忘了自己的責任,拿起分蘖認真看了看之後,又拿起了好幾根,無一例外,這些水稻都是四分蘖,偶爾有三分蘖或者是五分蘖的都比較少見,不得不說,能夠穩定保持這一點已經出乎巡察使預料。

他放下水稻拍了拍手問道:“真的無法讓這些水稻在中原種植嗎?”

駱時行嘆了口氣說道:“不是不行,而是要讓人去研究繁育,嶺南這邊無法模擬中原氣候,您跟我來。”

他一邊說著一邊帶巡察使去了一間院子,院子裏是各種器具,而圍墻上面則弄了一頭頂的玻璃頂,弄成了一個玻璃花房的樣子。

只不過玻璃花房裏面種植的全是水稻。

這裏的水稻跟外面幾乎是沒辦法比的,看上去一個個蔫頭耷腦,稻杆本身也十分細弱,讓人懷疑這些水稻到底能不能存活。

駱時行解釋說道:“本來我想在這間屋子裏面培育一下適合中原種植的品種,但還是失敗了,之前下雨這裏進水把稻田都給淹了,而且最主要的是中原比嶺南幹燥許多,這一點根本無法弄出來,所以我也沒有辦法。”

如果在幹燥的地方想要濕度達標倒是有可能,在潮濕的地方想要幹燥那可太難了。

巡察使看了一眼那些水稻嘆息說道:“既然如此,我回去會如實稟報。”

駱時行說道:“中原稻種未必不能培育,若是想要用狸奴一號培育也不是不行,建議可以先在揚州等地找合適的時間培育,然後一點點往北方挪。”

說白了就是讓水稻一點點適應北邊的氣候,植物的調節能力沒有人和動物那麽強,必須一點一點來。

巡察使問道:“你覺得大概需要多久?”

駱時行沉默,這他哪兒說得好啊,能夠研究出狸奴一號已經算是他們運氣爆棚了好吧?而且研究狸奴一號的時候還是因為他當初生物學得不錯,雜交這方面記得比較牢固。

但想要水稻適應別的地方,跟雜交……咦,跟雜交好像也可以哦。

駱時行認真說道:“這個不好說,回頭我會跟人討論一下,若是可行必然會上報朝廷。”

他頓了頓又說道:“其實朝廷想要推廣也不用著急在中原推廣,先在嶺南這邊廣泛種植便是,別的地方雖然不能一年三季,但一年兩季總歸是能種的,到時候這邊糧食產量高,其實也相應的提高了整體的糧食產量,都一樣的嘛。”

巡察使聽後贊賞地看著他說道:“駱刺史當真是高風亮節。”

研究出了狸奴一號也沒跟朝廷請功,現在更是毫無保留的願意讓別的地方種植這種水稻,聽上去也不像是討要好處的樣子,跟時下的各種壟斷之風形成鮮明對比,不是高風亮節是什麽?

駱時行靦腆笑了笑說道:“巡察使過贊,只不過是因為交州近些年來的叛亂歸根結底都是百姓吃不飽導致的,若是糧食產量增加,百姓吃飽穿暖,自然不會去做這種砍頭的買賣,而且我也是有私心的。”

巡察使聽後十分感興趣:“哦?說說你的私心。”

駱時行低聲說道:“我不在乎是不是獎賞我,我只是覺得,朝廷如果看在交州也算是有些貢獻的份兒上,是不是能修一修通往交州的路?如今交州跟外界交流實在是太難,以我們一州之力想要修路也不太容易,當然也不是讓朝廷全出,就是……嘿嘿,幫我們一幫。”

他一邊說著一邊不好意思的搓了搓手,這動作若是長得醜的來做必然是帶著一點猥瑣的,然而在他做來就顯得自然可愛,巡察使的大兒子跟他差不多大,此時看著駱時行忍不住也心裏感嘆了一句:怪不得朝中有人說生子當如駱時行。

當然駱時行是不知道這件事情的,如果知道了,他大概不想當任何官員的兒子,最好是出生在普通小康之家,不大富大貴也不會挨餓。

反正比穿過來就發現自己小命要不保的好,而官員的話則是不知道小命什麽時候就不保了。

巡察使十分和藹點頭說道:“好,我回去會酌情跟中書令提及的。”

駱時行拱手說道:“如此,多謝巡察使。”

巡察使的工作到了這裏也就算告一段落,他歸心似箭想要立刻回去,駱時行立刻挽留說道:“巡察使一路風塵仆仆不如在我這裏多休息兩日,待精力充沛再回洛陽。”

巡察使留下的那個記號還沒破解呢,怎麽可能放他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