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第2/2頁)

蕭善詩含笑說道:“這些都是用三合土鋪就的,當初使君下了大力氣鋪路,他說北帶縣地處偏僻,一直無法同外界交流,不能走出去就得一直窮下去,想要發展就必須先修路才行。”

巡察使點點頭,這一點他是認可的,中原但凡繁華一點的城鎮都是交通便利的地方。

不過讓他沒想到的是北帶縣的道路規劃十分整齊漂亮,盤算一下駱時行擔任北帶縣令沒幾年,當然也可能是他沒當縣令的時候這裏的縣令就聽他的了,但那才幾年啊。

這是怎麽建起來的?

如果換到別的地方,巡察使肯定懷疑他是真的壓榨百姓,大量征發徭役,不過嶺南這個地方,人都太兇了一些,如果他真的那麽做說不定早就被推翻了。

交州上上任刺史只是毫無作為都被推翻,更不要說壓榨百姓的了。

而出了北帶縣之後,道路情況明顯變差了很多,甚至有些地方他都需要棄車騎馬才行,因為道路實在是太過崎嶇不平。

蕭善詩騎在馬上解釋說道:“使君擔任交州刺史剛剛一年多一點,交州城尚未完全重建,是以也沒什麽精力修路,等交州城建得差不多之後大概就會修整了。”

巡察使聽了之後便問道:“交州城之前真的十分破敗?”

蕭善詩苦笑說道:“如今交州城還有兩面城墻是破的呢。”

當然這兩面城墻屬於是駱時行沒著急弄的,之前他擔心城墻不修好,百姓們會沒有安全感。

然而後來他發現百姓們的安全感來自於兜裏的錢和家裏存儲的糧食以及其他財產。

當他們租種田地,確定自己交稅之後都能留下足夠多的糧食,他們就不擔心這些了。

甚至沒有了城墻也挺好啊,以前出入州城是要入城稅的,如今都不用交了!

實際上駱時行也壓根就沒打算收,他總覺得入城稅這玩意非常讓人匪夷所思,可能後世的思想沒辦法理解當下的政策吧。

反正在他看來,百姓出入城池那點錢也沒啥大用。

在發現百姓們不怎麽看重城墻之後,他幹脆也就把重修城墻放到了最後。

所以巡察使在靠近交州城的時候首先看到的就是一部分斷壁殘垣,忍不住感慨:“駱無咎也不容易。”

蕭善詩立刻十分委屈說道:“使君是很不容易,天天為了交州百姓殫精竭慮,每天都睡不了多久,之前有一段時間因為睡得少甚至都不怎麽長個子,好在後來長高了不少,要不然……”

她頓了頓才說道:“可就算是這樣還有人看不得他好。”

不得不說,女官有的時候也有好處,如果是正經縣令,肯定不好意思跟巡察使這麽說話的。

但誰讓她是女子,還是個很年輕的小娘子呢?

巡察使年紀也不大,年紀大的人也不敢讓跑這一趟,萬一死在半路怎麽辦?在面對年輕小娘子的時候更是耐心十足。

不要說蕭善詩還是位清秀佳人,並且姓蕭。

饒是如此,巡察使聽了之後也愣了一下,在聽到蕭善詩說駱時行差點長不高的時候,他都沒反應過來,過了一會才想起來,這位交州刺史……現在剛十六,正是長身體的年紀啊!

這麽一想這孩子更可憐了,甘羅十二為相也不是真的讓他處理軍國事務啊。

巡察使帶著淡淡的憐憫進入了交州城,等進去之後就被裏外截然不同的兩種風格給震撼到了。

從外面看城池的確破敗,但是進來之後卻發現城內建設的還不錯,至少街道幹凈整潔,而且整體布局類似於洛陽和長安。

雖然交州城的城墻不完整,但是人家有裏坊,裏坊的墻建的還是不錯的。

路上行走的行人不算很多,走街串巷賣東西的也不是很多,等再走一走路過東西兩市的時候才熱鬧一些,從百姓的穿著上來看,州城不如北帶縣,但比路上的一些村鎮好很多。

最讓他印象深刻的就是來往百姓的臉上表情都十分輕松,甚至大部分都帶著笑意。

一般而言只有百姓的生活足夠富裕,沒有後顧之憂才可能出現這樣的情況。

實際上哪怕在洛陽也並不是完全如此,京城居,大不易,在京城生活的人各有各的壓力。

巡察使入城之後因為看的太過入迷,結果都忘了最重要的事情——交州刺史竟然沒有出城迎接!

等他到刺史府的時候才反應過來,看著出來迎接的錄事整個人都有點不好:“交州刺史呢?”

錄事苦笑說道:“使君昨天去了莊園,本來昨晚要回來的,結果傍晚之時突然下大雨,使君此時還沒回來。”

巡察使皺了皺眉剛要說什麽,就聽到後面有人喊了一句:“天使前來,未曾遠迎,是下官的過錯。”

巡察使一轉頭就看到了一個卷著褲腿,腿上都是泥巴,甚至連臉上都帶著泥點子的……漂亮小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