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第2/2頁)

駱時行一時之間竟然還有些後悔當初在北帶縣的時候太過悶聲發大財,除了北帶縣的人幾乎沒人知道他們的狸奴一號糧種產量更高。

哦,狸奴這個代號是韋子耀起的,一號則是駱時行加的,他感覺對於下面人起名字的本事是不指望了,為了避免將來出現老虎等代號,幹脆就直接按照序號來排,除非出現不同系列。

比如說韋子耀研究出其他類型的糧種,能夠在鹽堿地種的或者是能在沙漠裏種的。

不過這兩個駱時行也沒抱希望,因為沒有這樣的地方給韋子耀實驗嘛。

他們出產的糧種價格肯定要比普通糧種稍微高一些,要是都平價賣的話,專利費用都賺不回來。

百姓一開始肯定會選擇更便宜的糧種,除非他們確定這個糧種真的產量高。

在女子投身各項建設之後,他們的建設步伐明顯加快了許多。

首先墾荒就變得異常迅速,當然這也是因為那些耕地本身已經算得上是熟地,只不過是因為兩三年沒有種植,所以野草蔓生,需要將這些野草之類的都給清除,然後再進行犁地。

曲轅犁就是在這個時候引起大家注意力的,現在如今百姓手裏的農具其實連直轅犁都沒有。

這些百姓居然還在用鋤頭之類的工具犁地,說實話,這是駱時行所沒想到的。

他知道一些耕地面積狹小的地方不適合用犁就只能用這些工具,但是現在耕種的地可都是難得的平原,就算地面有一些起伏也並不明顯,用犁的效率肯定更高。

一開始他還以為是因為戰火影響才如此,結果沒想到詢問之下發現這邊的百姓一直都是這麽犁地的。

這樣……駱時行就很能明白為什麽當初這邊百姓因為沒飯吃而起義了,實在是產量低,再加上稅收高昂,給誰誰也活不下去啊。

駱時行看著這些人犁地的效率都有些著急,大部分人累了一天也做不了多少活,按照他們這個進度,到時候未必能夠趕得上第二季的播種時間。

但是他給的政策已經很優惠,不能再繼續優惠下去,那樣很容易養成他們什麽事情都找州府的毛病。

當然這樣的想法沒錯,可惜不適合現在。

就在駱時行擔心這些人寧可自己累著也不肯用新式農具的時候,倒是有那麽幾個小娘子直接租用了曲轅犁。

而無一例外,這些租用農具的小娘子,居然都是識字的!

這件事情還是駱時行忍不住出門視察的時候發現的,他發現有好幾個小娘子犁地的時候背後還背著一個孩子,一邊犁地一邊教孩子一些順口溜或者別的什麽。

那些孩子年級都不算很小,大概有個兩三歲,說話已經比較利索,明顯是在進行啟蒙。

而啟蒙這種事情,在平民百姓家一般是很少見的。

駱時行聽著這些也算是感受了一下當地的風土人情,倒是那些小娘子有些惴惴不安地說道:“使君,我……我帶著孩子不會耽誤幹活的。”

其實多少會耽誤一些,孩子的重量又不輕,她很擔心會因為這件事情被趕出去。

要知道莊園內部是給她們提供住所的,雖然住的地方比較一般,但是收的費用很少,一些無家可歸的女子對此十分感激涕零,還有一些女子有家裏人留下來的房子,立女戶之後這房子自然也歸屬她們 。

這些女子腦子靈活,直接住進了莊園,然後將自己的房子租出去,外面的租金肯定要比莊園內部高很多,這樣一個月她們還能有一點收入。

如果是以前交州城人不夠多的情況下,想要租出去自然是極為困難,但是最近交州城陸陸續續來了不少人,聽口音似乎都是交州以北的地區。

來的那些人並不僅僅是北帶縣的,還有一些其他縣城出來尋生計的人。

駱時行聽了她的話笑了笑:“沒關系,我只是隨便逛逛,我聽你剛才說的那些……是讀過書嗎?”

小娘子連忙抱著孩子點頭:“讀過的,也識字。”

這倒是十分難得,當初北帶縣除了阿勒真其他人全是文盲,而到了交州,這裏的女子都有讀書識字的,可見交州之前無論是經濟還是文化都比北帶縣強很多,落到如今這個地步也是讓人唏噓。

駱時行一邊感慨一邊隨口問道:“既然識字怎麽過來當佃戶了呢?為什麽沒去參加官吏考試?”

小娘子瞪大眼睛一臉驚訝:“我……我們也可以參加考試嗎?”

駱時行頓時一懵,轉頭看向身邊的錄事:“當初考試的時候沒讓女子參加嗎?”

錄事也一臉懵逼:“啊?我……我去問問。”

錄事一溜小跑地跑了過去,過了一段時間又氣喘籲籲回來說道:“使君,裴先生說忘記特意提了。”

駱時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