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第2/2頁)

而且貴婦姐姐們都那麽~有錢,當然要打好關系,交州地盤太大了,就算是他都不敢保證在短時間內讓交州的經濟有起色。

萬一遇到什麽天災人禍,若是承受不住,朝廷又不肯撥款的話,募捐就是一大來源。

當然交州本地應該也要進行募捐,只不過他現在還沒摸透各地的情況,慢慢來吧。

駱時行現在主要的幾個任務:第一,修葺城墻。

雖然他覺得城墻這個東西並不是必需,但是這玩意對於如今的百姓而言可能意味著安全感,所以必須要修。

然後就是分地,其實交州是有耕地的,只是兩次戰火直接把青壯毀的差不多,耕地也荒廢了,他在化用張繼那首詩的時候並不是隨便找的,而是真的看到了耕地長滿了青草。

只不過分地就要統計人口,這也是個重要的工程。

第三才是修路和修房子各種基建,可以說這種東西是在解決溫飽之後才能去追求的。

朝廷撥的錢跟募捐的錢,駱時行分為了兩部分,募捐的錢可以支配得自由一些,而朝廷撥的錢他決定幹脆用來買糧食,並且是依照當地物價來買,然後州府平價出售,至於百姓的錢從哪兒來……那麽多需要建設的地方呢!

現在還不到需要耕種的季節,可以一邊開田一邊讓他們做工。

然後他從募捐的錢裏撥出來了一部分用來購買糧種。

王璿有些奇怪:“為什麽要分這麽細?”

駱時行解釋說道:“咱們的糧種都是韋子耀千辛萬苦改良過的,肯定要比普通糧種貴,朝廷那邊不好糊弄的。”

他也不是為了給北帶縣撈錢,而是北帶縣是有專利這種東西的,如果千辛萬苦搞發明創造的人被抄襲被無視,久而久之誰還會去發展科技呢?

不能讓科研人員吃不上飯,駱時行不僅要讓他們吃飯,還要給他們打造崇高的地位,讓更多的人投入其中。

這種想法其實是有些大逆不道的,因為這種科研人員嚴格算來是在工的行列,也就比商人地位高那麽一點,可能跟大佬們的三觀有沖突。

於是駱時行從來沒提過地位之類的,只是多給他們開工錢。

這一點大佬們倒是無所謂,他們也知道生產力的重要性,多給點錢也沒什麽。

而專利費也不能完全靠聯盟的財政出,那樣容易入不敷出,所以這些錢其實也包含在糧種的價格裏面。

駱時行如果要跟朝廷報告這些錢都花在哪兒的話,肯定要一筆一筆細細記錄,但是募捐的錢……坦白講,他肯把明細寫一寫已經算是有良心的了。

王璿聽了之後不由得失笑:“你也太小心了一些,大不了就說去廣府買的糧種,多出來的那些錢是路上的損耗。”

駱時行:???

還能這樣?

還真能這樣!駱時行深深覺得自己不夠靈活,在這方面還是積年老吏比較強。

他想了想幹脆也不插手款項問題,反正也沒有刺史盯著這件事情做的,容易讓人覺得他不信任王璿,王璿本身就沒有官職,再讓人誤會不被信任的話,接下來的工作很不好展開。

駱時行只需要告訴王璿他需要怎麽做就行了。

想到這裏,他直接將筆一扔說道:“行了,這件事情交給你們,我就不管了。”

他一邊說著一邊起身轉頭看向身旁的秘書,也就是如今的錄事說道:“去找一下程司馬,讓他陪我出城走一趟。”

王璿愣了一下:“去城外做什麽?都是荒郊野嶺。”

這麽一大攤子事情就扔給他了?這個刺史還能不能靠譜點了?

駱時行彎腰神神秘秘說道:“你知道聯盟發展起來的秘訣是什麽嗎?”

王璿下意識說道:“開壇做法?”

駱時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