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第2/3頁)

策勛和任命的詔書到達北帶縣的時候,駱時行也懵了。

他都沒敢想還會被朝廷承認他們有軍功,當時他想的是只要能把蓄養私兵這件事情給糊弄過去,那已經是他們運氣很好的結果了。

萬萬沒想到,上面不僅沒有追究,甚至還策勛並且授予了軍職。

李遊道看著詔書,眼神十分復雜說道:“據我家人所說,此事乃是太後力排眾議,親口諭令。”

實際上如果不是武曌給駱時行手下那些兵給定性為了家丁,誰也不敢提及軍功這件事情。

程敬微開口說道:“其實重點並不是這個勛爵,而是這個……”

他伸手點了點任命駱時行為折沖府校尉那個吏部文書,含笑說道:“以後猞猁猻手下可有三百人的團隊。”

大唐折沖府的設置是折沖都尉一人,左右果毅校尉各一人,別將、長史、兵曹參軍各一人,這屬於軍官領導階層,屬於府的級別,府以下就是團,三百人為團,團有校尉和旅帥各一人,團以下五十人為隊,有隊正和隊副,十人為火,有火長。

也就是說駱時行可以光明正大的訓練三百人,至於其他人……太後不是說了嘛,那是他的家丁。

好歹是縣令,如今又是從五品的騎都尉,還是在民風彪悍的嶺南,養一點家丁保護自己保護家產又怎麽啦。

駱時行看了之後笑道:“正好可以選拔出三百人來。”

不用說,旅帥肯定是程敬微的,王安同就只能去當隊正了,與他同級別的還有其他五個隊正。

對此狗子略有些不開心,他竟然不是獨一無二的那個了。

程敬微問道:“你想怎麽選?”

駱時行沉吟半晌說道:“入團的就相當於有了正經身份,如今人數有限,所以自然是要挑精英入選。”

程敬微問道:“不拘出身?”

駱時行十分豪放地一揮手:“英雄不問出處,好歹人家也沖鋒陷陣過,怎麽能因為出身就否定呢?更何況若有別的部族中人入選自然是更好的,好歹是個標兵嘛。”

這樣還能更好地讓他聯合周邊部族,讓這些部族更相信他們是真的想要聯合大家一起發展。

程敬微幾乎是聽到他這麽說就明白了他的意思,點頭說道:“回頭我去宣布下去,從今天開始考評參選。”

駱時行欣賞一遍詔書之後,有些感慨說道:“我只是沒想到朝中居然沒人質疑我的出身哎。”

他跟程敬微兩個人,這就算是重新翻身了?

比較起來,程敬微這個不算什麽,倒是他,反賊之後哎,居然就這麽無聲無息的又當官了,而且還是文武兼職。

裴行本笑道:“太後都不在意,其他人又怎麽會在意?”

朝中不知多少人可惜駱賓王呢,縱然對方治民的本領略有欠缺,但人家是實打實的才子啊,寫的詩被許多人喜歡,就這麽沒了挺可惜的。

而且說不定還有很多人覺得那封檄書是寫到了他們心坎裏,只不過,很多人都要考慮到家族和自己的家人,不可能應和。

至於太後手下的那些酷吏……坦白講,人家壓根就沒把駱時行當成競爭對手。

看看那些酷吏費盡心機陷害的都是什麽人?五品以下的壓根沒有。

當然這個五品指的是職事官,所謂的職事官也就是正經做事情的官員,跟勛爵之類的都不一樣。

大唐規定,正三品以上都是爵位,就算是位極人臣的宰相職事官的官職最多也就是正三品。

不管怎麽說,駱時行如今也算是放下了一塊大石頭,只要朝裏的大佬們不在這上面做文章就行。

駱時行看完詔書之後忽然問道:“對了,朝廷那邊怎麽處置劉延祐的?”

哪怕劉延祐瘋狂甩鍋給蒙舍詔,但他的過失也是不容置疑的,京裏不會就這麽輕輕放過了吧?

在駱時行問這句話的同時,劉延祐也收到了朝廷的詔書,最後中書省決策,外加門下省審議,最後尚書省發出了文書,直接革去了劉延祐交州刺史的官職,貶為蜀中黃縣縣令。

劉延祐接到詔書的時候,整個人都頹廢的不行,他知道除非他在黃縣有大作為,否則這一輩子算是到頭了。

一時之間他還頗有些不甘心。

而就在收拾東西前往黃縣的路上,有人自稱是其故人找上了他,名為耿儀。

劉延祐不由得有些詫異:“耿儀?怎麽是你?”

來人居然是他昔年同窗,也的確算得上是故人,他們兩個當年讀書的時候關系還不錯。

耿儀對著他微微一笑說道:“許久不見,我聽聞你如今落難,便想來問問你,交州叛亂並非你之過,你可甘心?”

劉延祐抿了抿嘴沒說話,他擔心耿儀是來套話的,萬一他表達出對朝廷的不滿,再給他罪加一等怎麽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