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第2/2頁)

然後又用嚴刑逼迫他們改口承認是為了對付邆睒詔,這才帶著人上路。

另外一邊盛邏皮連續派出了三撥人一個消息都沒聽到,十分不解,甚至開始思考:那個所謂的看上去很好殺的交州刺史會不會是對方設下的一個陷阱?

要不然怎麽他派出去的人一個都沒回來?一枚通寶扔水裏還能聽到響聲呢,他這麽多人直接全沉底了啊?

盛邏皮不敢再派人過去,自然也就沒辦法差到聯盟斥候跟他手下打鬥的痕跡,只好派人盯緊了那條路,看有沒有人往來,同時準備去報告他的父親。

邏盛並不知道盛邏皮派人去截殺天使,聽到之後微微一愣卻也沒有斥責。

在他看來盛邏皮的選擇沒錯,如果是他,他也會派人先殺了這個天使,只是唯一讓人納悶的是對方怎麽判斷出他們會派人刺殺的?

邏盛只覺得這件事情從頭到尾都透露著詭異,他沉思半晌說道:“派人繞路去驛館看看,若是驛館完好,這次的事件可能是大唐針對我們的一個陷阱,那樣……我們就必須要先動手才行。”

盛邏皮聽後立刻應道:“是,兒臣這就去。”

盛邏皮走了之後,邏盛越想越是不對勁,把整件事情捋了一遍之後又覺得這個陷阱可能一開始並不是陷阱。

因為畢竟誰也想不到他們會派人劫掠運輸隊,如果不劫掠的話還怎麽針對?所以所有的事情應該都從那支運輸的隊伍被劫掠之後才開始的。

邏盛也曾讀過一些書,尤其是兵法,學了多少不知道,能不能靈活運用也要打個問號,但他知道在那些兵書裏有一條計策叫將計就計。

難道對方也是在得到消息之後,臨時準備的?

不過這一切都要看驛館那邊的反饋。

想著這些,邏盛還是開始調兵遣將,打算提早做好準備。

如果大唐以此為借口來打蒙舍詔的話,至少他們不至於毫無還手之力,同時他還開始派人給其他地方送信,首先就是現在成為他靠山的吐蕃,其次就是大唐若是派兵必然會路過的地方,浪穹詔、越析詔以及邆睒詔。

若是那幾個部族不讓大唐借路,大唐想要打蒙舍詔首先就要把這兩個地方拿下。

到時候他便可以聯合六詔一同抗擊唐國,只要拖延到吐蕃的援軍到來就可以。

他相信吐蕃會派人來,畢竟這也是一個入侵唐國的極好機會。

只是在信都發出去之後,盛邏皮派去尋找蹤跡的人終於是回來了,這一批倒是安安全全,沒有遇到任何危險——因為程敬微已經離開了那裏。

他們帶回來的消息讓蒙舍詔父子都很茫然——驛館已經被破壞,天使的確是在房間內被殺害。

他們在附近找到了臨時埋葬的墳冢,挖開之後能夠清楚的看到裏面的人衣著打扮的確就是他們的目標。

而驛館也已經被毀壞,至於派出來的那些刺客,就仿佛人間蒸發一樣,根本找不到。

程敬微當時捉拿這些刺客的時候,驛館已經被這些人搞的破破爛爛就差放把火了,所以就算他手下的人跟刺客打鬥激烈也很難分辨出痕跡。

更何況他走的時候還讓人將箭矢全部撿回來,並且將有箭矢痕跡的地方全部破壞掉。

他這樣主要就是為了隱藏行跡,不僅僅是對蒙舍詔隱藏,還有對大唐的隱藏。

萬一朝廷在得知新上任的交州刺史無故被殺十分憤怒,派人過來查怎麽辦?、

細節決定成敗,既然是私自突襲,那就一定要隱藏好行跡。

邏盛沉吟半晌說道:“此事再追查下去也無益,多派人去觀察一下唐國的動向,看他們還有沒有派人過來。”

反正他已經寫了信,如果唐國派兵來,那就是應驗,若是沒派人來也無所謂。

而就在他的信還在半路的時候,程敬微已經帶著數十人進入了邆睒詔。

原本接待他們的是邆睒詔專門負責外交的官員,邆睒的王並沒有親自接待。

程敬微倒也無所謂,本來他現在的地位也還沒到能夠跟邆睒詔的王平起平坐的地步。

他見到對方官員便說道:“我有要事通知,還請找個安靜地方。”

對方有些疑惑,但還是找了一個比較清靜沒什麽人的地方。

程敬微讓人將蒙舍詔的那些斥候押解上來說道:“這是我半路遇到的,當時他們正在截殺朝廷派往交州的新任刺史。”

對方看到這幾個人的時候就皺了皺眉,本來還想問程敬微為什麽要抓他們的人,結果聽到後半句頓時一個激靈問道:“什麽?這不可能。”

程敬微立刻讓人將那幾個人嘴裏的布拽了下來,這幾個人一路上已經被餓得頭暈眼花,同時還一直在被洗腦,一旦取下嘴裏塞著的布就是讓他們吃飯喝水,但是在吃飯喝水之前必須說一句:我等奉王命截殺交州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