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第2/3頁)

其次就是驛館,同樣也是三層樓的高度。

邏盛首先看到的就是驛館,此時的他還沒有出使過大唐,也沒去過長安或者洛陽,自然不知道其實長安或者洛陽有比這些樓更高的建築。

驛館在他眼裏已經是了不得的存在。

聯盟……或者說是甌雒族,居然已經發展到了這個地步?

可是這一切的變化是從什麽時候開始的?他們怎麽會突然變成這樣?

邏盛心中有許多疑問,在進北帶縣的時候盡量學著其他人的樣子,不敢表現出驚訝,怕被人發現。

然而就算如此,他還是覺得自己有些格格不入。

因為入城之後無論做什麽似乎都需要錢,而當地的錢跟他知道的錢……根本就不是一種東西!

邏盛身邊的人細心觀察半晌之後才回來跟他說道:“王……郎主,我看到他們有人拿著一些貨物去售賣換錢。”

邏盛頗感興趣,一邊走一邊說道:“走,去市場看看。”

之前一進縣城的時候道路兩旁就有商鋪在賣東西,他還以為已經進入了集市,結果沒想到這裏還不是集市,只是日常開的一些鋪子而已。

這些鋪子賣什麽的都有,衣服、食物、酒水還有一些廚具之類的,各種各樣的店鋪都有。

只看這些店鋪的樣子似乎比蒙舍詔還要繁榮一些。

邏盛心中頗覺不可思議,作為蒙舍詔的中興之主,他最大的特點就是有足夠的智慧,能夠迅速判斷出蒙舍詔需要什麽,也不會輕易看低別的部落。

如今的甌雒族,哪怕只看能讓周邊部族使用他們發行的錢就足以讓邏盛高看一眼。

讓這麽多習慣於以物易物的部落接受這種東西也並不是容易的事情。

邏盛覺得有必要多了解一下這個地方,不過他沒有像李淳那樣冒失,而是選擇隨波逐流,跟大家一樣用東西換取錢財。

他們出行自然是要帶著一些口糧的,除了普通的面和米之外,他們還帶了不少青稞。

青稞是吐蕃的主要作物,作為跟吐蕃通商的蒙舍詔自然也從那邊買了一些過來。

在這裏售賣米和面是不劃算的,邏盛的手下繞了一圈,探聽到糧食價格之後意外的發現這裏糧食的價格居然比蒙舍詔還低一些。

而且現在的蒙舍詔售賣糧食都沒這麽寬松,只有一些少數人才能拿到糧商的資格販賣糧食。

可是在北帶縣,隨便一個人都能背著自家的糧食過來售賣。

邏盛繞了一圈,發現賣糧食的人不少,而買糧食的人一看都是有需要,而並不是想要囤積糧食。

由此他判斷出,北帶縣應該有其他獲得糧食的渠道,因為這些糧食的價格實在是太低,若是從中原運輸過來是不可能這麽低的。

不僅如此,他們手上的糧食應該還很充足,幹旱對他們的影響似乎微乎其微。

邏盛對於他們的糧食來源非常感興趣,但這種東西無論對於哪裏來說都是很敏感的問題。

他沒有貿然讓手下去打探這方面的消息,只是在售賣青稞的時候跟買家隨便聊兩句。

他讓手下把跟買家聊的內容全部記下來,等到一天結束之後就在驛館重新復述給他,他再從中提取重要的信息。

這種方法效率並不高,甚至可能未必會得到他想要的答案,但這樣足夠安全。

邏盛不敢冒險,萬一暴露了身份,北帶縣的人對他是什麽態度那可就說不好。

所以他在這方面非常小心。

在探聽了兩天之後,邏盛斬釘截鐵說道:“此地有高人坐鎮,阿勒真必然是找到了非常厲害的幫手,明天我親自出去一趟,你們正常營生,注意不要隨便涉及到聯盟內部情況,哪怕有人說也不要接話。”

手下有些不解問道:“王,我們需要這般小心嗎?如今北帶縣魚龍混雜,什麽地方的人都有,他們未必能夠注意到這些吧?”

邏盛站在窗前說道:“你看那些穿著黑色衣服的巡邏衛,這些天以來,他們晝夜不停巡邏,幾乎遍布各個角落,你真的以為他們只是簡單巡邏嗎?若是露出一點破綻都可能被他們抓到。”

那人看了一眼立刻單膝跪地:“屬下知錯。”

邏盛回過身來說道:“反正這一趟我們知道的東西已經足夠多,能得到更多的消息自然是最好,沒有也無所謂,我們本來也不想現在跟聯盟起沖突,就這樣吧。”

他也不過是對這裏產生了好奇才過來,現在他更好奇的則是阿勒真的幫手到底是從什麽地方冒出來的,這可不是一般人。

後來他才知道,阿勒真的幫手不是一個,而是一幫。

他找到了許多從大唐流放過來的官員!

邏盛得知之後心中所有的疑惑都被解開有些感慨說道:“大唐之強盛名不虛傳,不過罪臣就有此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