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第2/2頁)

等穿越過來之後才發現,其實古代的銅鏡除了自帶黃色之外,其實清晰度已經很高了,根本也不會出現古人看到清晰的玻璃鏡會不習慣的情況。

顏控是貫穿大唐,或者說是這片土地上下五千年的屬性,尤其是封建帝國將顏控這個屬性發揚到了極致,如果一個人長得不好看,就算再有能力也未必能夠做官。

鏡子投放到市場之後可以說是最受歡迎的產品之一,買不起大鏡子難道還買不起小鏡子嗎?最小的鏡子也就巴掌大。

一開始駱時行都沒想到大家會對鏡子這麽熱情。

前面的文房用具和花瓶雖然也吸引了很多人,不過賣的也就那樣,有閑錢買這些東西的人畢竟少。

他定價又不是很便宜。

一開始他倒是想要走平民路線定的價格低一點,然而這個想法直接被王璿打回。

王璿很不客氣說道:“物以稀為貴,定太低反而不好。”

駱時行有些莫名:“這個也算不上珍貴吧?”

王璿直接問道:“現在產量很高嗎?”

駱時行:……

這的確是個問題,不過現在玻璃的產量受限於綠礬的數量,這就很坑爹了。

王璿似乎看出來了他的想法直接說道:“商隊已經從吐蕃開始往回走,帶回來了不少綠礬,這一路上從六詔那裏也買了不少,只是因為不能運送更多所以才買的數量有限,但即便如此,石英礦也是需要考慮的事情之一。”

既然產量不夠高,你定的價格低也沒用。

真要這樣的話,要麽就是讓訂單堆積到短時間內根本做不完的地步,要麽就是完全不開放預售,然後讓黑市的玻璃制品被炒成天價。

駱時行最後只能將價格定的稍微高一點,按照目前的物價來說,買一面等身高的鏡子,幾乎能夠一個三口之家一年的口糧了。

就算僅僅是糧食也能體現出這玩意的價格有多麽昂貴。

然而駱時行大概是低估了大家的購買力,更不要提鏡子投放沒多久就正好遇到了三月一次的集市,結果就是前腳剛送到鋪子裏,後腳就都沒了,甚至還不停的有人預定。

駱時行只好派人在門口站著喊:“不要搶,不要爭,首批產量不高,盟主正在擴建,以後人人都有!”

然而還是沒攔住這些人預定的沖動,駱時行看了一眼訂單,直接將預訂通道關閉,並且拒絕修改預訂訂單,從根本上防止那些下了訂單的人轉單。

至於出貨之後他們會不會高價販賣,駱時行也沒工夫去管了。

駱時行看著那一摞訂單簡直頭都要禿了。

蕭善詩看他愁眉不展的樣子就笑得不行:“這些都是錢啊,為什麽不開心?”

駱時行沒好氣說道:“我又不是為了賺錢才搞這個的,我還要做別的東西啊,這些訂單說不好就要做到明年才行,除非大規模地擴招工人。”

然而生意稍微好一點就擴招並不是很好的辦法,因為沒人能保證生意一直能這麽好,萬一以後銷量下滑,根本用不了這麽多人,難道還要裁員嗎?

蕭善詩十分不負責說道:“那就全退了,不給他們做了。”

反正小猞猁又不缺錢。

駱時行搖了搖頭:“既然已經白紙黑字都簽訂了,還是別毀約的好。”

尤其是這裏面好多都是部族的族長下的單,這要是毀約說不定影響的就是兩族之間的交往。

現在正是一帶一路蓬勃發展賺錢的好時期,不能因為這點事情影響到外交關系!

駱時行盤算了一下,如果以後綠礬的供應都很穩定的話,那麽玻璃制品需要的地方的確多。

化學用具又不是一套就夠用了,而且除了鏡子之外,他還有好多玻璃制品可以做,比如說玻璃窗。

正好可以把貝殼窗全部都換下,反正他自己是打算換了,已經讓人制作窗框等待更換。

總而言之,可以先嘗試擴招人手,只不過要控制住擴招的規模。

在駱時行精心計算之後,擴招的規模定在了三百人左右。

這個規模能夠保證在明年雨季之前將訂單全部制作完畢,同時還不耽誤他要做的事情。

完美!

駱時行美滋滋地讓人去給崔神基傳話讓他安排工程隊建立廠房。

既然是長久生意,那還是要正規一點的。

然後帶話的小秘書回來的時候又帶回來了一沓契書。

駱時行一看他手裏的契書就眼皮狂跳:“這都是什麽?”

小秘書小聲說道:“是王部長讓我帶來給您的,說是邆睒詔、蒙舍詔外加越析詔三個部族的鏡子訂單。”

駱時行頓時眼前一黑:“怎麽還來啊?他們到底怎麽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