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第2/2頁)

只不過無法大量購買,而駱時行需要的綠礬太多,還是要想辦法通過商隊運輸。

駱時行聽聞有人在交州州城買到綠礬之後一邊派人接收一邊奇怪說道:“交州刺史?不應該是交州總管嗎?”

嶺南這邊不是廣州刺史統領整個嶺南,其他州府沒有刺史嗎?

劉齊賢說道:“咱們這裏消息閉塞,去年就改了,廣州刺史兼任五府經略使,其他州城設置刺史,原本的州城總管升任刺史,其實人都沒變,就是換了稱呼而已。”

駱時行了然,倒也沒在意這種事情,實際上武周時期官員名稱變動很大,比如說六部官員都會變成天地春夏秋冬這六個頭銜。

大概為的就是跟前朝有所區別,連六部都動了,其他地方更是動得頻繁。

這種東西對於駱時行他們而言壓根就沒什麽影響。

反正他們又做不了官,跟這些官員打交道的時候都不多。

現在他著重點在於硫酸的提取。

綠礬提取硫酸一般都是采用加熱的方法,綠礬遇到強熱會產生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以及水蒸氣,其中水蒸氣跟三氧化硫冷凝之後就是硫酸。

所以在這個時代硫酸也被稱之為綠礬油。

是的,這東西在現在也不是什麽新鮮的玩意,所以駱時行折騰出硫酸的時候大家都沒什麽反應。

在將石英石進行酸浸之後,得到了純度更高的石英石,那麽接下來就是對石英石進行粉碎以及燒制。

當然燒制玻璃也不是直接將原材料扔進去就行了,首先就是要配料,想要燒制出透明的玻璃用到的並不僅僅是石英砂,還有一種最重要的礦物——方鉛礦。

這樣燒制出來的也就是傳說中的鉛玻璃。

鉛玻璃的各種材料其實還需要一些其他東西,比如說純堿也就是碳酸鈉,純堿這種東西如果想要自己制備呢,就需要用到氫氧化鈉和二氧化碳。

氫氧化鈉是電解鹽水得到的,而二氧化碳則可以通過碳酸鈣與稀鹽酸發生反應。

稀鹽酸的制取則是通過硫酸加鹽,碳酸鈣就更簡單了——貝殼的組成物就是碳酸鈣。

當然其實還有一種更簡單的方法就是對海藻進行烤制,烤過的海藻也含有純堿。

不過思考到海邊距離他們比較遠,駱時行選擇化學方式。

反正現在只是嘗試,而不需要大規模制取,倒也沒那麽困難。

材料都準備好之後,按照配方混合才能進行燒制。

燒制也不是直接把材料都扔進去才行,首先是需要進行四百度左右的預熱,這是為了脫掉材料裏面含有的化學結合水、吸附水和遊離水,而且胚體本身的導熱性能並不是很好,如果直接就高溫加熱會造成表面碳的氧化。

等到預熱的差不多之後接下來才是燒結,燒結一般都是在一千度左右。

這個時候不得不感慨有煤和電力鼓風機,想要讓窯爐上一千度都變得容易了許多。

在進行大概半個時辰的燒結之後就是冷卻,需要迅速將毛坯的溫度冷卻到六百度左右,這個時間最好控制在一刻鐘。

只不過駱時行現在沒有溫度計,並不能準確預判出溫度大概多少。

這個時候就體現出有成熟鐵匠的好處了,鐵匠們對於火焰的溫度掌控更加精準一些。

等到冷卻之後,毛坯呈現出一種透明中帶著霧狀的模樣。

駱時行仔細看了看之後就說道:“配方還是要改,這個不夠通透。”

然而除了他之外,其他聞訊而來的所有人都在驚訝。

李遊道甚至一臉震驚說道:“你這莫不是煉制出了水晶?”

如今這個時代,最為透明的東西大概就是白色的水晶,琉璃的通透還比不上水晶。

然而水晶是天然礦物,怎麽可能制作出來呢?

李遊道先是否定了這個想法,繼而又想起來一件事情——猞猁猻本身也不能按照常理來套啊,人家還能點蚌成珠的!

駱時行笑了笑:“不是水晶,就是琉璃的一種,只不過改進了工藝,所以我叫它玻璃。”

他這話剛說完就聽到哢嚓一聲。

旁邊的蕭善詩驚呼:“哎呀,它怎麽裂了?”

駱時行一驚,轉頭一看,發現那塊方形玻璃在沒有任何人觸碰的情況下突然自己碎裂。